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浙江青山村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15
作者
王宇飞 [1 ]
靳彤 [2 ]
张海江 [2 ]
机构
[1] 管理世界杂志社
[2] 大自然保护协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市场化; 多元化; 乡村振兴; 社会组织;
D O I
10.19676/j.cnki.1672-6995.00044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十九大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强调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但在实践中仍缺少社会资本与公众广泛参与的成功案例。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设立的乡村水源地保护项目,通过成立水基金信托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补偿:一方面,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并用,激励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并获得基金分红,控制了面源污染并提升了水质;另一方面,水基金信托出资成立企业,在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样化的商业项目,盈利后反哺社区,同时引入其它丰富的业态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青山村的实践可以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是以生态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55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