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肝-肺轴免疫单核吞噬细胞变化
被引:5
作者:
吴恺
龚自华
王兴鹏
机构: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来源: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免疫吞噬细胞;
谷氨酰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6 [胰腺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壁、肝脏和肺组织中免疫单核吞噬细胞分布的变化,并探讨谷氨酰胺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54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SO,n=18);SAP组(SAP,n=18);SAP谷氨酰胺治疗组(GLN,n=18)。采用5%牛磺胆酸钠溶液胆胰管内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大鼠中心静脉置管,微量输液泵输注含等氮、等热卡的氨基酸溶液,GLN组加入3%丙氨酸-谷氨酰胺双肽(相当于2%谷氨酰胺溶液,剂量0.5g.kg-1·d-1)。术后24h、48h、72h分批处死大鼠并留取标本,分别采用鲎试剂比色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肠上皮淋巴细胞、肝脏和肺单核吞噬细胞分布的变化。结果 血浆内毒素在SAP组明显高于SO组(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升;GLN治疗组血浆内毒素较SAP组显著下降(P<0.05)。SAP组肠上皮中淋巴细胞数较SO组明显减少(P<0.05);GLN治疗组则较SAP组明显上升(P<0.05)。溶菌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O组肝脏和肺脏中单核吞噬细胞呈散在分布;而SAP组中单核吞噬细胞聚集成团,以术后24h最为显著;GLN治疗组阳性染色细胞聚集状态减弱。结论 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由于内毒素等物质刺激而导致的肝、肺单核吞噬细胞过度活化促进了SAP的进一步发展。谷氨酰胺通过调节肠道局部、肝脏和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