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秋绵雨变化趋势与周期性特征的区域差异

被引:17
作者
张顺谦
马振峰
陈文秀
邢开瑜
机构
[1] 四川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秋绵雨; 振荡周期; 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 [普通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西南地区338个气象站点1961—2009年9—11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REOF对秋绵雨进行气候分区,运用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Yamamoto检验、Mann-Kendall检验、复Morlet小波等数学方法,分析各分区秋绵雨日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周期性特点,结果发现:西南地区秋绵雨东多西少,四川东南部、重庆西南部和贵州北部秋绵雨最多,年发生率在80%以上,年均日数在10 d以上;西南地区秋绵雨可分为4个气候区,即四川盆地东部区、黔南区、四川盆地西部区和滇东北区;其中四川盆地东部区、黔南区、四川盆地西部区秋绵雨日数有减少趋势,滇东北区有增加趋势,但均不显著;黔南区秋绵雨日数在1988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滇东北区秋绵雨日数则在1985年和1995年发生了两次相反的突变;各分区秋绵雨日数的年代际振荡周期差异较大,从10 a到27 a不等,年际振荡周期四川盆地东部区和黔南区为2~5 a尺度,四川盆地西部区和滇东北区为2~3 a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1961—2009年四川极端强降水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 [J].
张顺谦 ;
马振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11) :1918-1929
[2]   气候变化对重庆高温和旱涝灾害的影响 [J].
白莹莹 ;
高阳华 ;
张焱 ;
李永华 ;
王中 .
气象, 2010, 36 (09) :47-54
[3]   安徽省秋季连阴雨发生规律及对秋收秋种的影响 [J].
陈晓艺 ;
马晓群 ;
姚筠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S2) (S2) :210-214
[4]   近40年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 [J].
马振锋 ;
彭骏 ;
高文良 ;
田宏 .
高原气象 , 2006, (04) :633-642
[5]   华西秋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白虎志 ;
董文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6) :884-889
[6]   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陈隆勋 ;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朱文琴 .
气象学报, 2004, (05) :634-646
[7]   2001年华西秋雨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J].
鲍媛媛 ;
阿布力米提 ;
李峰 ;
王秀文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215-222
[8]   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与华西秋雨 [J].
陈忠明 ;
刘富明 ;
赵平 ;
马振锋 .
高原气象, 2001, (01) :94-99
[9]   三峡库区秋雨的气候演变规律 [J].
孙冷 ;
黄朝迎 .
地理学报, 2000, (S1) :20-25
[10]   贵州秋绵雨天气的气候及环流特征分析 [J].
罗喜平 ;
林易 .
贵州气象, 2000, (0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