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案与八省客长:一个区域史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梁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重庆教案; 八省客长; 地方权力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6.8 [各地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1863年重庆教案的起因表面上看是崇因寺改建兴堂,但其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掌握保甲局控制权的八省客长,意图借此机会,摆脱因其“客籍”身份,及在此前应对李、蓝之乱时的不佳表现而导致与本地士绅矛盾重重的困境。八省客长通过这次反洋教斗争,不仅成功地阻止了教会方面的要求,更树立了他们在地方政治中负“责任”的形象,同时也巩固了他们在地方权力网络中的核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研究述评 [J].
范正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18-123
[2]   19世纪后半期鲁西民间宗教结社与拳会的动向 [J].
李银子 .
近代史研究, 2000, (06) :161-183+0
[3]   重慶教案 [J].
艾小惠 .
史学月刊, 1957, (05) :21-25+30
[4]  
在中国发现历史[M]. - 中华书局[美]柯文, 1989
[5]  
近代中国教案研究[M].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1987
[6]  
巴县档案:6-4-1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