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中山区山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宁陕县长安河流域为例

被引:17
作者
王继夏 [1 ]
孙虎 [1 ]
李俊霖 [2 ]
彭鸿 [3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
[3]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关键词
秦岭中山区; 山地景观格局; 驱动力; 长安河流域;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5.005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应用RS和GIS的方法,通过对1994年、1999年、2003年三期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结合野外考察,翻阅相关资料,对长安河流域近10a来景观格局进行分析。以期得到秦岭中山区长安河流域近10a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近10a间研究区景观斑块面积和斑块的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天然次生有林地、人为影响次生林地、荒草地三种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大幅度增加;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大、景观分维数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强;研究区各景观面积动态度变化显著,主要景观类型面积呈现"两增三减"的变化规律。自然环境的制约作用、人为活动干扰作用、政策导向作用作为本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决定和影响了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进而了本区生态环境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兴隆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子 [J].
张秋玲 ;
马金辉 ;
赵传燕 .
生态学报, 2007, (08) :3206-3214
[2]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J].
汪易森 ;
杨元月 .
人民长江, 2005, (07) :2-5+71
[3]   3S技术在霍林河流域下游湿地景观演变中的应用 [J].
BOUNLOM Vinliam ;
卞建民 ;
林年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2) :221-225
[4]   RS与GIS支持下的南京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J].
杨英宝 ;
江南 ;
苏伟忠 ;
郑国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34-39
[5]   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宁龙梅 ;
王学雷 ;
吴后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44-49
[6]   苏北盐城海岸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欧维新 ;
杨桂山 ;
李恒鹏 ;
于兴修 .
地理科学, 2004, (05) :610-615
[7]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J].
陈康娟 ;
王学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3) :219-223
[9]   分形模型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常学礼 ;
邬建国 .
生态学杂志, 1996, (03) :35-42
[10]   陕西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 [J].
唐德瑞,赵秉伦,李根前,何景峰,王迪海,罗琦,傅启芳,连文海,宋宪虎,王文清,李应德,明道新 .
陕西林业科技, 1994, (03) :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