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多分叉多接地的空中触发闪电过程

被引:21
作者
李俊 [1 ,2 ]
吕伟涛 [1 ]
张义军 [1 ]
董万胜 [1 ]
郑栋 [1 ]
陈绍东 [1 ,3 ]
邱实 [4 ]
王涛 [1 ]
刘恒毅 [1 ]
陈绿文 [1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2] 江西省气象台
[3] 广东省广州市气象局
[4]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关键词
空中触发闪电; 双向先导; 多分叉; 多接地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该文分析了2007年广州从化人工引雷试验中,6月30日一次空中触发负极性闪电的光学和电学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此次空中触发闪电的上行正先导和下行负先导分别出现了多个分叉。上行正先导早于下行负先导4.93 ms始发,上行正先导初始阶段的二维平均速度为104m/s量级,后增加到105m/s量级。下行负先导经历了3次分叉后分为4个分支接地,其中有两个接地分支一直持续发光到闪电放电结束,观测到下行负先导的二维平均速度为1.69×105m/s。小回击之后上行正先导也出现了多个分支,高速摄像和宽带干涉仪对这些分支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小回击之后,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的持续时间为178.6 ms。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Analysis of Channel Luminosity Characteristics in Rocket-Triggered Lightning[J]. 吕伟涛,张义军,周秀骥,孟青,郑栋,马明,王飞,陈绍东,郄秀书.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8(03)
[2]   一次多回击自然闪电的高速摄像观测 [J].
李俊 ;
张义军 ;
吕伟涛 ;
董万胜 ;
陈绍东 ;
李斌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4) :401-411
[3]   1997—2006年我国雷电灾情特征 [J].
马明 ;
吕伟涛 ;
张义军 ;
孟青 ;
杨晶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4) :393-400
[4]   我国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分析 [J].
马明 ;
吕伟涛 ;
张义军 ;
孟青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8) :856-865
[5]   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 [J].
张义军 ;
孟青 ;
马明 ;
董万胜 ;
吕伟涛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611-620
[6]   首次回击具有双接地点的地闪光学和电学特征的个例分析 [J].
孔祥贞 ;
郄秀书 ;
王才伟 ;
张义军 ;
王怀斌 ;
张翠华 .
高原气象, 2003, (03) :259-267
[7]   空中触发闪电的下行先导及其接地行为 [J].
王才伟 ;
张义军 ;
肖庆复 ;
刘欣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8, (01)
[8]   雷暴下近地面电特性及其对人工引雷的影响 [J].
郄秀书 ;
言穆弘 .
高原气象, 1996, (03) :36-45
[9]  
雷电与人工引雷[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王道洪等编著, 2000
[10]  
Simultaneous optical and electr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initial processes of altitude-triggered negative lightning[J] . Weitao Lu,Yijun Zhang,Xiuji Zhou,Xiushu Qie,Dong Zheng,Qing Meng,Ming Ma,Shaodong Chen,Fei Wang,Xiangzhen Kong.Atmospheric Research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