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宁陕地区新铺钼矿地质特征、辉钼矿Re-Os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9
作者
代军治 [1 ,2 ]
鱼康平 [3 ]
王瑞廷 [1 ,2 ]
袁海潮 [3 ]
王磊 [3 ]
张西社 [4 ]
李剑斌 [4 ]
机构
[1]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
[2] 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二总队
[4]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三总队
关键词
新铺钼矿; 东江口; 地球化学; 成矿时代; 找矿方向; 南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新铺钼矿是南秦岭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个石英脉型钼矿,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分布产于东江口花岗质岩体内的NE向断裂中。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碎裂岩型为主,少量钾长石-石英脉型。赋矿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主元素地球化学显示了贫硅(56.85%65.45%)、富铝(14.59%15.59%)、高铁(4.81%6.41%)、高镁(51.3%60.2%)、高钙(3.63%5.78%)、低钾高钠(K2O/Na2O=0.45~0.71),属于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A/CNK比值为0.73~0.96,属于准铝质;稀土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弱负Eu异常;微量元素具有高Sr、低Y、高Ba、高Sr/Y和La/Yb比值。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97.0±1.6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早侏罗世,明显滞后于成岩年龄10~30Ma。综合分析岩石Sr、Nd、Hf同位素、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我们认为新铺钼矿的形成可能与赋矿围岩没有直接的成岩联系,赋矿围岩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洋陆俯冲环境向陆陆碰撞体制转变阶段,由残余洋壳熔融和上覆地幔楔及古老陆壳混染而成的埃达克质岩浆形成,属于同熔型花岗岩;成矿作用发生于晚三叠-早白垩世的陆陆碰撞造山转换到碰撞后伸展阶段,受控于区域NE向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豫西老君山地区钼矿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J].
孟芳 ;
叶会寿 ;
周珂 ;
高亚龙 .
矿床地质, 2012, 31 (03) :480-492
[2]   秦岭中段印支期花岗质岩浆作用与造山过程 [J].
刘树文 ;
杨朋涛 ;
李秋根 ;
王宗起 ;
张万益 ;
王伟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 (06) :1928-1943
[3]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J].
陈衍景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854-865
[4]   南秦岭宁陕地区月河坪夕卡岩型钼矿Re-Os年龄和矿床学特征 [J].
李双庆 ;
杨晓勇 ;
屈文俊 ;
陈福坤 ;
孙卫东 .
岩石学报, 2010, 26 (05) :1479-1486
[5]   汝阳竹园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张云政 ;
瓮纪昌 ;
陈雷 ;
李红法 ;
吕伟庆 ;
马红义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0, (01) :12-18
[6]   南秦岭地体东江口花岗岩及其基性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J].
弓虎军 ;
朱赖民 ;
孙博亚 ;
李犇 ;
郭波 ;
王建其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3029-3042
[7]   秦岭柞水岩体和东江口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 [J].
杨恺 ;
刘树文 ;
李秋根 ;
王宗起 ;
韩以贵 ;
吴峰辉 ;
张帆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841-847
[8]  
Ore-forming event and geodynamic setting of molybdenum deposit at Wenquan in Gansu Province,Western Qinling[J]. LEE Be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13)
[9]   豫西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 [J].
周珂 ;
叶会寿 ;
毛景文 ;
屈文俊 ;
周树峰 ;
孟芳 ;
高亚龙 .
矿床地质, 2009, 28 (02) :170-184
[10]   南秦岭沙河湾、曹坪和柞水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弓虎军 ;
朱赖民 ;
孙博亚 ;
李犇 ;
郭波 .
岩石学报, 2009, 25 (02) :24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