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冰雹天气特征

被引:48
作者
张琳娜
郭锐
何娜
廖晓农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台
关键词
冰雹; 天气类型; 湿度; 稳定度指数;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3.01.022
中图分类号
P458.12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实况探空资料、北京南郊观象台加密探空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0—2009年北京地区出现的30次冰雹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出现冰雹天气的主要天气类型可以分为3类:东北冷涡型、蒙古低涡型和低槽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东北冷涡12次;蒙古低涡10;低槽8次。冰雹出现的时间集中在午后14:00—18:00。从大尺度形势特征来看,北京冰雹日,从925hPa到500hPa各层均有动力辐合系统,即高空有较深厚的动力系统,并且各层辐合系统当天过境影响北京。蒙古低涡和偏西路径低槽型的流场有如下显著特征:500hPa在内蒙古中部有西北大风速区,风速在20m/s以上;850hPa和700hPa在北京的东南部有偏南大风速区,风速可达12m/s左右。冰雹发生日高空各层湿度并不大,各层温度露点差大都大于5℃,这说明冰雹的发生并不需要较强的湿度条件。对常用物理量参数研究发现,对预报冰雹天气发生有意义的参数及其阈值如下:低空有大的风切变,其中1000/700hPa风切变分布在3m.s-1.km-1左右;850/500hPa风切变分布在2~4m.s-1.km-1之间;500hPa与850hPa温度差为28~35℃;全总指数为40~50℃;0℃层高度为3000~4500m;-20℃层高度为6000~7500m;下沉对流有效位能大于800J.kg-1;深对流指数为20~30;抬升指数小于0。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次伴随冰雹的超级单体风暴特征 [J].
江玉华 ;
刘娟 ;
何跃 ;
赵大军 ;
王欢 ;
翟丹华 .
气象科技, 2011, (02) :172-181
[2]   利用探空资料判别北京地区夏季强对流的天气类别 [J].
雷蕾 ;
孙继松 ;
魏东 .
气象, 2011, 37 (02) :136-141
[3]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时空分布与天气学特征分析 [J].
苏永玲 ;
何立富 ;
巩远发 ;
李泽椿 ;
郁珍艳 .
气象, 2011, 37 (02) :177-184
[4]   大连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防雹天气预警概念模型 [J].
李红斌 ;
孙鸿雁 ;
程相坤 ;
张殿刚 ;
濮文耀 ;
何玉科 ;
王丽娜 .
高原气象, 2010, (06) :1565-1570
[5]   蒙古冷涡影响下的北京降雹天气特征分析 [J].
王在文 ;
郑永光 ;
刘还珠 ;
沃伟峰 ;
黄卓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763-777
[6]   湿位涡在广西冰雹大风天气过程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J].
覃昌柳 ;
黎惠金 ;
董良淼 .
气象科技, 2008, (05) :541-546
[7]   一次强对流天气中尺度涡旋结构和冰雹落区分析 [J].
张京英 ;
漆梁波 .
气象科技 , 2008, (03) :293-299+388
[8]   北京盛夏一次罕见的大雹事件分析 [J].
廖晓农 ;
俞小鼎 ;
于波 .
气象, 2008, (02) :10-17
[9]   一次罕见冰雹天气过程的对流参数分析 [J].
陈晓红 ;
郝莹 ;
周后福 ;
鲁俊 .
气象科学, 2007, (03) :335-341
[10]   华北地区降雹时空分布特征 [J].
杨贵名 ;
马学款 ;
宗志平 .
气象, 2003, (08)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