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入渗对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性状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67
作者
李龙起 [1 ]
罗书学 [1 ]
魏文凯 [1 ]
王运超 [1 ]
徐华 [1 ]
徐骏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降雨入渗; 顺层岩质边坡; 软弱夹层; 模型试验; 叠加喷洒降雨技术; 光纤光栅监测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7 [岩石稳定性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为揭示降雨入渗对于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性状的影响,结合室内叠加喷洒降雨技术和光纤光栅监测技术,开展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别针对不同岩层倾角、有无支护结构的顺层边坡,探讨降雨工况下坡体内部关键位置处的物理量发展模式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对于含软弱夹层的顺层边坡,无支护时的位移发展模式具有陡变性、牵引性的特点,而有支护时的位移发展模式具有渐进性、推动性的特点;降雨导致边坡层间错动的现象受岩层倾角影响较大,当倾角达到35°时层间错动将较为明显,应充分重视深部位移和含水率的监测。无支护顺层边坡的软弱夹层泥化贯通位置主要位于坡体前部,有支护顺层边坡的泥化位置则位于坡体后部,可据此确定不同形式边坡的重点监控位置。随降雨入渗时间的持续,支护结构对于坡体的抗滑力从由锚杆受剪提供转向由框架受压带动锚杆受拉提供。试验结果可为类似边坡工程的加固设计和防灾监控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772 / 17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顺层岩体边坡开挖过程模型试验 [J].
唐红梅 ;
陈洪凯 ;
曹卫文 .
岩土力学, 2011, 32 (02) :435-440
[2]   典型顺层高边坡工程病害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J].
孙书伟 ;
朱本珍 ;
马惠民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09) :1349-1355
[3]   岩层倾角影响顺层岩石边坡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J].
陈从新 ;
黄平路 ;
卢增木 .
岩土力学, 2007, (03) :476-481+486
[4]   顺层岩质边坡开挖松弛区试验研究 [J].
冯君 ;
周德培 ;
李安洪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5) :840-845
[5]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应用研究 [J].
陈安敏 ;
顾金才 ;
沈俊 ;
明治清 ;
顾雷雨 ;
路则元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2) :3785-3789
[6]   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J].
左保成 ;
陈从新 ;
刘才华 ;
沈强 ;
肖国峰 ;
刘小巍 .
岩土力学, 2004, (11) :1805-1808
[7]   缓倾角层状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物理模拟研究 [J].
冯文凯 ;
石豫川 ;
柴贺军 ;
冯学钢 ;
兰波 .
中国公路学报, 2004, (02) :33-37
[8]   水与岩体的耦合作用及其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J].
陈有亮 ;
徐梁 .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273-277
[9]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in the Upper Tiber River basin; central Italy.[J].Fausto Guzzetti;Francesca Ardizzone;Mauro Cardinali;Mirco Galli;Paola Reichenbach;Mauro Rossi.Geomorphology.2007, 1
[10]   Failure processes in a full-scale landslide experiment using a rainfall simulator [J].
Moriwaki, H. ;
Inokuchi, T. ;
Hattanji, T. ;
Sassa, K. ;
Ochiai, H. ;
Wang, G. .
LANDSLIDES, 2004, 1 (04) :27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