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存在新元古代(~850 Ma)俯冲作用——来自皖南SSZ型蛇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证据

被引:87
作者
丁炳华
史仁灯
支霞臣
郑磊
陈雷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和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SHRIMPU-Pb年龄; SSZ型蛇绿岩; 新元古代; 江南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皖南伏川蛇绿岩是江南造山带上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枕状熔岩和少量硅质岩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是方辉橄榄岩,具有U型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副矿物尖晶石的Cr#较高(54~60),堆晶岩组合为纯橄岩-易剥橄榄岩-辉长岩(DPG型),这些特征指示伏川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之上的构造环境,属SSZ型蛇绿岩。堆晶岩异剥橄榄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27±9 Ma(n=12,MSWD=1.4),侵入到方辉橄榄岩中的辉长岩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48±12 Ma(n=7,MSWD=1.9),说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至少在848 Ma之前就开始拼合,它们之间的古大洋在新元古代(850 Ma)之前就已经俯冲削减。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Abyssal peridotites from ODP Hole 670A (21°10′N, 45°02′W): Residues of mantle melting exposed by non-constructive axial divergence .2 Komor S C,Grove T L,and Hebert R. Proceedings of the Ocean Drilling Program Scientific Results . 1990
[22]  
The peraluminous granodioriteswith low initial87Sr/88Sr ratio their genesis in southern Anhuiprovince,eastern China .2 Zhou Xinmin,Wang Dezi.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 1988
[23]   皖南低87Sr/86Sr初始比的过铝花岗闪长岩及其成因 [J].
周新民 ;
王德滋 .
岩石学报, 1988, (03) :37-45
[24]   皖南歙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和成岩条件 [J].
邢凤鸣 ;
徐祥 ;
任思明 ;
李应运 .
地质论评, 1988, (05) :400-413
[25]   江南古陆东南缘蛇绿岩完整层序剖面的发现和基本特征 [J].
白文吉 ;
甘启高 ;
杨经绥 ;
邢凤鸣 ;
徐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6, (04) :289-299+384
[26]   中国东南部地体构造的研究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叶尚夫 ;
卢华复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4) :73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