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典型景区旅游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测度

被引:18
作者
王淑新 [1 ,2 ]
何红 [3 ]
王忠锋 [1 ]
机构
[1] 陕西理工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旅游管理; 生态效率; 计量学方法;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6.10.014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通过重新界定旅游生态效率内涵,以秦巴4个典型景区为例进行实地调查,基于统计与计量学方法测度生态效率特征、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年度尺度上,不同类型景区生态效率变化具有差异性;2在不同时段上,旅游旺季生态效率偏高,而淡季偏低;3游客数量规模效应的发挥和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的改善有助于提升生态效率;4景区管理在生态效率提升方面未发挥稳定作用.最后提出游客接待、能源利用和管理水平提高策略持续推动秦巴景区旅游生态效率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产业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J].
朱颖 ;
童纪新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 29 (07) :124-128
[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旅游者碳足迹分析:一种"低碳旅游"测度框架及其实证研究 [J].
张瑞英 ;
席建超 ;
葛全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06) :169-175
[3]   山岳型景区酒店碳足迹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杨璐 ;
章锦河 ;
钟士恩 ;
刘泽华 ;
孙晋坤 .
生态经济, 2015, 31 (03) :126-130
[4]   山岳型景区碳源碳汇的估算与分析——以西岭雪山景区为例 [J].
向旭 ;
董怡菲 ;
杨晓霞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 (08) :150-159
[5]   九寨沟景区交通碳排放与低碳路径研究 [J].
孙瑞红 ;
高峻 ;
叶彬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7) :143-148
[6]   低碳景区创建中的政府制度设计研究 [J].
汪芳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 (06) :727-731
[7]   旅游业生态效率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J].
蒋素梅 ;
幸岭 .
旅游研究, 2014, 6 (02) :14-19
[8]   山岳型景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J].
朱国兴 ;
王金莲 ;
洪海平 ;
胡善风 ;
钱进 ;
翟金芝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357-2365
[9]   低碳经济视角下旅游服务效率评价方法 [J].
李志勇 .
旅游学刊, 2013, 28 (10) :71-80
[10]   西部地区旅游景区低碳转型动力机制及驱动模式探讨 [J].
李晓琴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8) :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