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型景区碳源碳汇的估算与分析——以西岭雪山景区为例

被引:6
作者
向旭 [1 ]
董怡菲 [2 ]
杨晓霞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碳源; 碳汇; 碳平衡; 山岳型景区; 西岭雪山;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4.08.02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5 ;
摘要
对山岳型景区碳源碳汇的估算与分析对旅游景区的低碳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研究表明:①山岳型景区的碳源主要由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其它(旅游废弃物、游客呼出CO2)等7个部分组成;②山岳型景区的碳汇以森林碳汇为主;③西岭雪山景区2012年的碳源总量为16 401.993t,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三者所产生的碳源占总量的86.82%;旅游购物、娱乐、游览和其它碳源量所占比重较小;④西岭雪山景区2012年的森林碳汇为2 316.824t,抵消了景区约1/7的旅游碳源;⑤西岭雪山景区的碳中和系数为0.141,距离碳平衡还有较大差距.山岳型景区低碳化旅游的路径包括碳源控制、碳汇建设和碳平衡推进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旅游业碳汇潜力研究初探 [J].
宋一兵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2) :135-140
[2]   海南环东线旅游路线碳足迹计算与分析 [J].
鉴英苗 ;
罗艳菊 ;
毕华 ;
黄宇 ;
赵志忠 ;
王鹏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5 (01) :99-103
[3]   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岳衡山为例 [J].
李伯华 ;
刘云鹏 ;
窦银娣 .
资源科学, 2012, 34 (05) :956-963
[4]   重庆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地理分布格局 [J].
黄小辉 ;
唐小荐 ;
邵呈龙 ;
朱小龙 ;
刘芸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7 (01) :82-87
[5]   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低碳化经营路径分析 [J].
刘益 .
旅游学刊, 2012, 27 (01) :83-90
[6]   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 [J].
肖建红 ;
于爱芬 ;
王敏 .
旅游科学, 2011, 25 (04) :58-66
[7]   江苏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估算研究 [J].
陶玉国 ;
张红霞 .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08) :151-156
[8]   旅游景区碳足迹测算及其对环境影响 [J].
邹永广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 (03) :74-78
[9]   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 [J].
王立国 ;
廖为明 ;
黄敏 ;
邓荣根 .
生态经济, 2011, (05) :121-124+168
[10]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排放量的初步估算 [J].
石培华 ;
吴普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3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