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岩体洞室位移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57
作者
李海波 [1 ]
马行东 [1 ]
李俊如 [1 ]
戴会超 [2 ]
肖克强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地震荷载; 位移特征; FLA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7 [岩石稳定性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FLAC3D初步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埋深、洞室形状、地应力特征对地下岩体洞室位移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位移响应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地应力侧压系数λ≥1(特别是λ>2时),洞室位移响应存在临界埋深(200~300m),并随地应力侧压系数的增加而减小。洞室断面形状对洞室位移响应有一定影响,圆形断面洞室拱顶和拱底位移较矩形和马蹄形小。分析结果还表明,随地应力侧压系数的增加洞室位移明显减小,幅度随埋深的增加有减小趋势,地应力侧压系数λ<1时的洞室位移量值及随侧压系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地应力侧压系数λ>1时的情况。本文的工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些概念性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358 / 3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振动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夏祥 ;
李俊如 ;
李海波 ;
刘亚群 ;
周青春 .
岩土力学, 2005, (01) :50-56
[2]   地铁区间隧道震害特点、震害分析方法及减震措施的探讨 [J].
张玉娥 ;
白宝鸿 ;
张耀辉 ;
王赞之 .
振动与冲击, 2003, (01) :72-73+65+76+111
[3]   地下建筑结构应充分考虑抗震问题——1995年阪神地震破坏的启示 [J].
于翔 .
工程抗震, 2002, (04) :17-20
[4]   节理岩体地下洞室群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J].
张丽华 ;
陶连金 ;
李晓霖 .
世界地震工程, 2002, (02) :158-162
[5]   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J].
陈健云 ;
胡志强 ;
林皋 .
水利学报, 2002, (01) :71-75
[6]   地下铁道震害与震后修复措施 [J].
季倩倩 ;
杨林德 .
灾害学, 2001, (02) :32-37
[7]   离散元-边界元动力耦合模型在地下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J].
金峰 ;
王光纶 ;
贾伟伟 .
水利学报, 2001, (02) :24-28
[8]   地铁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抗地震作用——阪神地震破坏的启示附视频 [J].
于翔 .
铁道建筑技术, 2000, (06) :32-35+0
[9]   地下结构震害与抗震对策 [J].
郑永来 ;
杨林德 .
工程抗震, 1999, (04) :21-26
[10]   深埋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的复反应分析 [J].
黄润秋 ;
王贤能 ;
唐胜传 .
工程地质学报, 1997, (0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