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家庭背景初中生学业负担的差异分析——基于南京市47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
被引: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童星
机构
: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来源
:
上海教育科研
|
2016年
/ 09期
关键词
:
家庭背景;
初中生;
学业负担;
差异;
调查研究;
D O I
:
10.16194/j.cnki.31-1059/g4.2016.09.008
中图分类号
:
G63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
040102 ;
摘要
:
以家庭背景为区分维度,将初中生的家庭分为上、中、下三个阶层,对其学业负担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庭背景初中生客观学业负担大小有显著性差异,家庭背景为上层的学业负担最大,中层居中,下层的最小;不同家庭背景初中生学业压力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家庭月收入对于初中生客观学业负担大小没有显著影响,父母学历和父母职业对客观学业负担大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父母学历的影响最大,三个自变量对于客观学业负担大小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别;但对于初中生学业压力大小都没有显著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45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
[J].
王小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平顶山学院
王小宁
.
教学与管理,
2012,
(11)
:27
-29
[2]
也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差异性假设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灵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学军
.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02)
:12
-15
[3]
综合辩证论“减负”
[J].
鲁林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教育学院
鲁林岳
.
教育研究,
2007,
(05)
:69
-72
[4]
论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
[J].
徐晓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徐晓军
.
广东社会科学,
2007,
(02)
:184
-189
[5]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差异的调查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小庆
.
现代教育论丛,
2005,
(05)
:39
-43
[6]
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辩证分析
[J].
扈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广州510631
扈中平
.
课程教材.教法.,
2002,
(06)
:13
-15
[7]
学习负担:涵义、类型及合理性原理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建彬
.
教育研究,
2001,
(05)
:53
-56
[8]
学业负担问题研究.[M].刘合荣;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李强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
1
→
共 9 条
[1]
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
[J].
王小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平顶山学院
王小宁
.
教学与管理,
2012,
(11)
:27
-29
[2]
也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差异性假设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灵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学军
.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02)
:12
-15
[3]
综合辩证论“减负”
[J].
鲁林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教育学院
鲁林岳
.
教育研究,
2007,
(05)
:69
-72
[4]
论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
[J].
徐晓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徐晓军
.
广东社会科学,
2007,
(02)
:184
-189
[5]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差异的调查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小庆
.
现代教育论丛,
2005,
(05)
:39
-43
[6]
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辩证分析
[J].
扈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广州510631
扈中平
.
课程教材.教法.,
2002,
(06)
:13
-15
[7]
学习负担:涵义、类型及合理性原理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建彬
.
教育研究,
2001,
(05)
:53
-56
[8]
学业负担问题研究.[M].刘合荣;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李强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