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林麝的种群特征和幼麝的存活研究

被引:34
作者
徐正强
徐宏发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上海
关键词
林麝; 种群结构; 幼麝存活率;
D O I
10.16829/j.slxb.2003.01.004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饲养在上海崇明岛东平林场的林麝种群特征以及 1998~ 2 0 0 0年间该种群所出生的 74只幼麝存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该林麝种群中能繁殖的个体占 5 1 1% ,种群数量逐渐增长。种群存活率曲线呈C型 ,说明林麝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幼麝时期。从不同年龄段性比变化来看 ,初生幼麝的性比接近 1∶1,由于雌幼麝比雄幼麝具有更高的存活率 (P <0 0 5 ) ,进入亚成体以后雄性比例逐渐下降 ,显示幼麝时期存在偏雄性死亡。早出生幼麝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晚出生幼麝 (P <0 0 5 )。引起幼麝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疾病 (45 .9% )。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圈养雌麝社会行为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J].
徐正强 ;
徐宏发 .
兽类学报, 2002, (02) :155-158+86
[2]   麝体表化脓症手术诊治 [J].
徐正强 ;
徐宏发 ;
唐继荣 .
畜牧兽医杂志, 2000, (03) :39-40
[3]   饲料营养对林麝麝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黄步军 ;
盛和林 ;
徐宏发 .
动物学研究, 1998, (04) :40-44
[4]   西藏东南部地区马麝家域的研究 [J].
杨奇森 ;
冯祚建 ;
王祖望 ;
刘务林 ;
李新春 ;
斯郎欧珠 .
兽类学报, 1998, (02) :8-10+12-15
[5]   圈养林麝幼仔的时间分配和行为发育 [J].
杜卫国 ;
盛和林 .
兽类学报, 1997, (04) :14-19
[6]   圈养林麝母幼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杜卫国,盛和林 .
兽类学报, 1996, (02) :89-94
[7]   我国麝资源现状及救护措施 [J].
盛和林 .
野生动物, 1996, (03) :10-12
[8]   林麝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能量代谢特征 [J].
林忠,徐宏发,盛和林 .
兽类学报, 1995, (02) :98-105
[9]   原麝的食性研究 [J].
郝映红,安文山,张兆海,郝有福,孟小丽 .
动物学杂志, 1994, (01) :46-50
[10]   横断山脉北部林麝的种群生态研究 [J].
杨奇森 ;
胡锦矗 ;
彭基泰 .
兽类学报, 1990, (04) :25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