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站观测的北京夏季降水特征

被引:10
作者
郑祚芳 [1 ]
祁文 [2 ]
李青春 [1 ]
李林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安徽省铜陵市气象局
[3] 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降水特征; 城郊差异;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13 [湿度、降水和蒸发观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2007~2011年北京地区237个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北京夏季降水的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城郊差异,结果表明:(1)北京大部分地区夏季平均有效降水时数约120~160 h,降水时数高值区主要位于北部怀柔、密云山前迎风坡一带。城、郊区间有效降水时数差异并不明显,城市化对局地降水强度有较明显影响。(2)北京夏季降水主要出现在傍晚到前半夜,凌晨到正午降水较少出现。夏季平均降水量极大值出现在17:00(北京时间),为3.2 mm/h。降水量存在较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7 d左右的周期是主周期。(3)夏季城区平均降水量多于郊区,城、郊雨量差异主要来自较强降水过程。城市效应会导致城区弱降水事件的减少,亦会导致较强降水事件的增多。(4)城、郊区间降水持续时长的差异主要由较强降水过程决定,多数情况下城区降水持续时长大于郊区,午后到前半夜发生的降水尤甚。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北京地区自动站降水特征的聚类分析 [J].
刘伟东 ;
尤焕苓 ;
任国玉 ;
杨萍 ;
张本志 .
气象, 2014, 40 (07) :844-851
[2]   北京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及城市效应分析 [J].
郑祚芳 ;
高华 ;
王在文 ;
李青春 .
高原气象 , 2014, (02) :522-529
[3]   北京地区精细化的降水变化特征 [J].
刘伟东 ;
尤焕苓 ;
任国玉 ;
杨萍 ;
张本志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1) :61-68
[4]   基于自动站资料的太原城市热岛研究 [J].
李艳红 ;
李智才 ;
周晋红 ;
赵彩萍 ;
程艳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12) :173-179
[5]   北京地区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分析 [J].
杨萍 ;
刘伟东 .
气象科技进展, 2013, 3 (06) :27-34
[6]   北京自动站数据流程及业务应用情况分析 [J].
孙成云 ;
宋巧云 ;
梁丰 ;
李林 .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3, 30 (03) :98-101
[7]   北京降水特征及北京市观象台降水资料代表性 [J].
王佳丽 ;
张人禾 ;
王迎春 .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 (03) :265-273
[8]   基于自动站观测资料的深圳城市热岛研究 [J].
张立杰 ;
李磊 ;
江崟 ;
谭明艳 ;
李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4) :479-486
[9]   北京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多种观测资料四维变分同化试验 [J].
陈敏 ;
仲跻芹 ;
郑祚芳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756-764
[10]   北京市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J].
李建 ;
宇如聪 ;
王建捷 .
科学通报, 2008, (07) :82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