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元统计技术和GIS技术进行印度野牛生境定量分析——以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生物圈保护区为例

被引:20
作者
张洪亮
李芝喜
王人潮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云南昆明
[2]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
关键词
GIS; 印度野牛;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西双版纳;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0513
中图分类号
S862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印度野牛目前在中国仅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 ,可以视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的代表性物种。有关印度野牛生境信息的缺乏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修复的要求必须进行印度野牛生境的分析。文中综合利用多元统计技术和GIS技术 ,建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去评价所调查的印度野牛活动位置与一组生境变量之间的关系。GIS为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提供空间信息 ,并执行逻辑斯蒂模型预测印度野牛生境在该区的空间分布概率。结果表明 ,硝塘、居民点、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竹林混交林对印度野牛生境的影响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显著的 ,也暗示热带林的被破坏已威胁到印度野牛的生存。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纳板河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 [J].
张洪亮 ;
张军 ;
孟鸣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8, (02) :82-87
[2]   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 [J].
张洪亮 ;
李芝喜 ;
夏峰 ;
吴学灿 ;
田维祥 .
遥感信息, 1997, (04) :11-13
[3]   亚洲象生境评价 [J].
李芝喜 ;
李红旮 ;
陆锋 .
环境遥感, 1996, (02) :108-1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