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毛竹和苦竹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13
作者
何亚平 [1 ]
费世民 [1 ]
蒋俊明 [1 ]
陈秀明 [1 ]
余英 [2 ]
唐森强 [2 ]
朱维双 [2 ]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长宁县林业局
关键词
毛竹; 苦竹; 有机碳; 生物量; 生产力; 碳汇;
D O I
10.16779/j.cnki.1003-5508.2007.05.003
中图分类号
S795 [竹];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研究有助于评价森林的碳汇功能。长宁毛竹和苦竹的种群生物量分别为:51.51 t.hm-2和43.92 t.hm-2,碳汇储量较低。长宁毛竹和苦竹的生产力分别为:17.66 t.hm-2.a-1和18.62 t.hm-2.a-1,生产力水平偏高,固碳能力较强。毛竹和苦竹生产力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适当年龄内采伐利于提高竹林的生产力。毛竹和苦竹本身的有机碳含量偏高,平均为539.7071 g.kg-1和573.3786 g.kg-1,在根和鞭中含量较低,杆、枝和蔸含量较高。毛竹和苦竹体内总的有机碳储量为27.02 t.hm-2和23.23 t.hm-2,每年固定的有机碳量为9.6 t.hm-2和10.23 t.hm-2。最后,综合评价了毛竹和苦竹林经营在发挥碳汇功能方面的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宁苦竹种群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研究 [J].
余英 ;
费世民 ;
何亚平 ;
陈秀明 ;
蒋俊明 ;
唐森强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4) :90-93
[2]   在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利弊分析 [J].
孙丽英 ;
李惠民 ;
董文娟 ;
石缎花 ;
周大杰 .
生态科学, 2005, (01) :42-45+48
[3]   中国不同气候带各类型森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 [J].
李高飞 ;
任海 .
热带地理, 2004, (04) :306-310
[4]   退化低丘红壤新造毛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 [J].
陈双林 ;
吴柏林 ;
吴明 ;
张德明 ;
曹永慧 ;
杨清平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527-531
[5]   苦竹种群生物量结构研究 [J].
林新春 ;
方伟 ;
李贤海 ;
周昌平 ;
钟晓峰 ;
胡超宗 .
竹子研究汇刊, 2004, (02) :26-29
[6]   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 [J].
徐秋芳 ;
徐建明 ;
姜培坤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15-17+21
[7]   武夷山毛竹天然林生物量与能量分配规律及其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 [J].
何东进 ;
洪伟 ;
吴承祯 ;
蓝斌 ;
黄辉 ;
吴雄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2) :291-296
[8]   福建永春毛竹种群生物量和能量研究 [J].
彭在清 ;
林益明 ;
刘建斌 ;
邹秀红 ;
郭志坚 ;
郭启荣 ;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579-583
[9]   闽北毛竹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J].
陈辉 ;
洪伟 ;
兰斌 ;
郑郁善 ;
何东进 .
林业科学, 1998, (S1) :60-64
[10]   火炬松人工林林木营养特性的研究 [J].
费世民 .
林业科学, 1995, (04) :299-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