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遥感影像下农牧交错带小流域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

被引:11
作者
张庆印 [1 ]
樊军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景观格局; 粒度效应; 临界粒度;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1404 ;
摘要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以农牧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2010年的WV-1高精度遥感影像为基础,编制了小流域景观类型图,选取经典景观指数,在类型和整体景观的水平上,探讨了农牧交错带小流域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各景观格局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50 m粒度范围内,农牧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的"临界粒度"现象明显,总体而言,在0.5 m分辨率下六道沟小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的"临界粒度"为10 m,适宜计算的粒度范围为5—10 m,所以在利用高精度影像对小流域景观进行预测、对比和评价等研究时,需注意粒度的影响并进行一定的粒度转换。农牧交错带小流域景观形态具有分形特征,各类景观斑块的分维数对粒度变化的响应不同,分维数随粒度的增大呈非线性下降趋势,表明景观类型边界趋于简单化。相关性分析一方面定量反映了所选景观指数受粒度变化影响的相关性程度,另一方面可为后续农牧交错带小流域因"退耕还林(草)"工程引起的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739 / 77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粒度变化对城市热岛空间格局分析的影响 [J].
郭冠华 ;
陈颖彪 ;
魏建兵 ;
吴志峰 ;
容晓臻 .
生态学报, 2012, 32 (12) :3764-3772
[2]   近33年白洋淀景观动态变化 [J].
庄长伟 ;
欧阳志云 ;
徐卫华 ;
白杨 .
生态学报, 2011, 31 (03) :839-848
[3]   2D与3D景观指数测定山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对比分析 [J].
张志明 ;
罗亲普 ;
王文礼 ;
尹梅 ;
孙振华 ;
欧晓昆 ;
柳小康 .
生态学报, 2010, 30 (21) :5886-5893
[4]   空间粒度变化及土地利用分类对景观指数的影响——以山西省闻喜县为例 [J].
高艳 ;
毕如田 ;
曹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5) :1076-1080
[5]   三峡库区30a间土地利用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 [J].
曹银贵 ;
周伟 ;
王静 ;
袁春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315-321
[6]  
空间粒度变化对合肥市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J]. 徐丽,卞晓庆,秦小林,张庆国,刘琳.应用生态学报. 2010(05)
[7]   退耕还林对宁南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以中庄村典型小流域为例 [J].
朱战强 ;
刘黎明 ;
张军连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146-154
[8]   空间粒度变化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以徐州地区为例 [J].
周兴东 ;
于胜文 ;
赵长胜 ;
曹后龙 .
测绘科学, 2009, 34 (01) :201-202+173
[9]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J].
陈利顶 ;
刘洋 ;
吕一河 ;
冯晓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8, (11) :5521-5531
[10]   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及粒度变化对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朱明 ;
濮励杰 ;
李建龙 .
生态学报, 2008, (06) :2753-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