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容量和物种特征对BIOCLIM模型模拟物种分布准确度的影响——以12个中国特有落叶栎树种为例

被引:46
作者
邵慧 [1 ,2 ]
田佳倩 [1 ]
郭柯 [1 ]
孙建新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气候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物种分布预测; 落叶栎; BIOCLIM模型; 模型准确度; 样本容量; 物种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物种分布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及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由于难于取样或标本记录不完善等原因,真正能够用于模型预测的物种分布数据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搞清楚样本容量和物种特征对模型模拟准确度的影响,为确定以物种特征为区分条件的最小样本容量奠定基础。为了探讨应用BIOCLIM模型预测中国特有植物种的效果,以12个落叶栎树种为例,从不同的样本容量和生态特征两方面研究其对BIOCLIM模型模拟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IOCLIM模型模拟准确度随样本容量的增加在初期几乎呈直线增加趋势至样本容量达到25,随后渐变平缓至样本容量为75~100时达到最大值。此外,生态幅窄和环境特化物种比生态幅宽和对环境耐受性强的物种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准确度。结果说明,BIOCLIM可有效地用于样本数量较小的狭域型物种分布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870 / 8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中国北方温带地区5种锦鸡儿植物的分布模拟
    王娟
    倪健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01) : 12 - 24
  • [2] 白豆杉的地理分布及潜在分布区估计
    徐晓婷
    杨永
    王利松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 1134 - 1145
  • [3] 农牧交错区草地利用方式导致的土壤颗粒组分变化及其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田佳倩
    周志勇
    包彬
    孙建新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3) : 601 - 610
  • [4] 兴安落叶松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
    李峰
    周广胜
    曹铭昌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 2255 - 2260
  • [5] 蒙古栎地理分布规律的探讨
    高志涛
    吴晓春
    [J]. 防护林科技, 2005, (02) : 75 - 84
  • [6]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孟猛
    倪健
    张治国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 853 - 861
  • [7] 陕西不同林区栓皮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的比较研究
    张文辉
    卢志军
    李景侠
    刘国彬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3) : 476 - 483
  • [8] 中国壳斗科的分布格局类型分析
    刘茂松
    洪必恭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5) : 18 - 22
  • [9] 我国落叶栎的地理分布
    王良民
    任宪威
    刘一樵
    [J]. 北京林学院学报, 1985, (02) : 57 - 69
  • [10] Effects of sample size on the performance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Wisz, M. S.
    Hijmans, R. J.
    Li, J.
    Peterson, A. T.
    Graham, C. H.
    Guisan, A.
    [J].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2008, 14 (05) : 763 - 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