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大中型油田形成条件与勘探策略

被引:32
作者
王建民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中生界; 油气分布; 隐蔽性油藏; 大中型油田; 规模化勘探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分布规律,寻求现实有效的勘探部署策略,以尽快实现选区油气突破和油田(藏)发现,通过对其石油地质条件的系统分析和勘探开发实践的思考总结,认为鄂南中生界油气既具有大面积生成、分布、富集并连片成藏的特点,又在不同层位和空间上聚散不一,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格局;油藏类型以隐蔽性的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及岩性油藏为主,大型有利沉积相带与低幅度局部构造及其集中分布、组合发育的大规模低幅度构造背景是控制油气大面积聚集成藏的主要因素,也是大中型油田发育的基本条件。结论:在鄂南中生界这样一个具备大中型油田发育条件但勘探手段颇受限制的地区,应该兼顾上下油层,以钻井为主要手段,实行规模化勘探策略。图4参13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西峰油田延长组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J].
马素萍 ;
漆亚玲 ;
张晓宝 ;
夏燕青 ;
宋成鹏 ;
马立元 ;
段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51-54
[2]   基底断裂"隐性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作用 [J].
汪泽成 ;
赵文智 ;
门相勇 ;
郑红菊 ;
李熙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9-13
[3]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J].
赵文智 ;
胡素云 ;
汪泽成 ;
董大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5
[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J].
夏青松 ;
田景春 ;
张锦泉 ;
付金华 ;
郭正权 ;
邓秀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11-13+4
[5]   顺宁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沉积特征与控油因素 [J].
王建民 ;
周卓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46-149+164
[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延长组的沉积特征 [J].
张哨楠 ;
胡江柰 ;
沙文武 ;
赵舒 ;
高青松 .
矿物岩石, 2000, (04) :25-30
[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长3油层油气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分析 [J].
王建民 .
矿物岩石, 2000, (04) :42-45
[8]   鄂尔多斯盆地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地质规律 [J].
张文昭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6) :3-7
[9]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J].
王仲应 ;
庞正宽 ;
李春玉 .
断块油气田, 1996, (04) :9-14
[10]   鄂尔多斯地块油区构造演化特征 [J].
郭忠铭,张军,于忠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2) :22-2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