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干旱监测指数对比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17
作者
贺敏
宋立生
王展鹏
辜清
王大菊
郭博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遥感大数据应用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干旱; GRACE; MODIS; SPI; ESI; 西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7 [大气遥感];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06 ; 070601 ;
摘要
干旱作为一种时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广,对农业和粮食安全、人类生活等有深远影响。目前常用的干旱监测指数,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无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干旱。论文利用基于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的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基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的ESI(Evaporative Stress Index)、ETI(Evapotranspiration Index)和基于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观测数据的水储量变化TWSC(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 Changes),对西南地区2005—2014年间的干旱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了几种不同数据源下的干旱监测指标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1)4种干旱监测指标对西南地区的干旱都较为敏感,其中6个月尺度的SPI(即SPI-6)与3个月尺度的ESI(即ESI-3)相关性相对最强(R2=0.431,P<0.01);2)基于GRACE的水储量变化受全局性大干旱的影响较大,且秋冬比夏天的影响大;3)SPI-6、ESI-3、ETI-3能够较为准确地监测出干旱的空间分布及干旱过程中重心的移动,ETI-3在2009—2010年的干旱中有明显滞后,SPI-6则在干旱末期夸大干旱严重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57 / 126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FY-3A/VIRR和TERRA/MODIS数据藏北干旱监测对比 [J].
王凤杰 ;
冯文兰 ;
扎西央宗 ;
牛晓俊 ;
刘志红 ;
王永前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7) :1229-1239
[2]   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河南省干旱特征分析 [J].
王富强 ;
王雷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 (12) :84-88
[3]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春季干旱10年际演变特征 [J].
姚玉璧 ;
王劲松 ;
尚军林 ;
韩兰英 ;
石界 .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4) :547-554
[4]   多种干旱监测指标在黄河流域应用的比较 [J].
王劲松 ;
李忆平 ;
任余龙 ;
柳媛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8) :1337-1349
[5]   西南地区河流灌溉发展规划研究 [J].
胡向阳 ;
何子杰 ;
郑庄 .
人民长江, 2012, (10) :78-81
[6]   热惯量法在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J].
李星敏 ;
刘安麟 ;
张树誉 ;
王钊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1) :54-59
[7]   Palmer干旱指数、地表湿润指数与降水距平的比较 [J].
卫捷 ;
马柱国 .
地理学报, 2003, (S1) :117-124
[8]   利用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进行全国旱情监测研究 [J].
齐述华 ;
王长耀 ;
牛铮 .
遥感学报, 2003, (05) :420-427+436
[9]   热惯量法在监测土壤表层水分变化中的研究 [J].
余涛 ;
田国良 .
遥感学报, 1997, (01) :24-31+80
[10]  
基于热红外和微波数据的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研究[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毛克彪,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