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春季干旱10年际演变特征

被引:17
作者
姚玉璧 [1 ,2 ]
王劲松 [1 ]
尚军林 [2 ]
韩兰英 [3 ]
石界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
[3]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关键词
春季干旱; 空间分布; 10年际演变; 中国西南;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4.04.007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相对湿润度的干旱指数分析方法,应用中国西南1958—2012年气候资料,分析近55年中国西南春季干旱10年际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58—2012年西南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呈东北向西南递增分布特征,春季干旱发生频率80%以上区域分布于云南高原、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区域;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的部分区域几乎每年春季均会出现轻度干旱。重旱和特旱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原南部、川西南山地和云南高原北部区域。西南春季轻旱、中旱和重旱以上干旱平均发生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分别为42%45%、16%29%和1%8%,春季轻旱发生面积呈波动变化,中旱和重旱发生面积呈略减少趋势。云南高原、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春季干旱强度大,但干旱强度振荡幅度小,年际波动小;川东盆地、贵州高原春季干旱强度虽然相对较小,但干旱强度振荡幅度大,年际波动大。西南春季干旱变化经历了5个明显的变化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干旱强度逐渐增强;70年代,干旱强度逐渐减弱;80年代到90年代初,干旱强度又一次加强;在90年代中期到2004年,干旱强度再次减弱。西南春季干旱指数存在显著的2~3 a和7~8 a周期振荡,春季轻旱发生面积呈波动变化,中旱和重旱发生面积呈略减少趋势。2005年后干旱指数累积距平呈负增长趋势,干旱强度逐渐增强,预计未来10年干旱强度可能将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47 / 5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我国西南地区秋季干湿分类及主要类型异常年环流特征分析 [J].
徐栋夫 ;
李栋梁 ;
王慧 .
大气科学, 2014, 38 (02) :373-385
[2]   西南地区秋绵雨变化趋势与周期性特征的区域差异 [J].
张顺谦 ;
马振峰 ;
陈文秀 ;
邢开瑜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2) :275-284
[3]   近50a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研究 [J].
苏秀程 ;
王磊 ;
李奇临 ;
滕超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1) :104-116
[4]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科学问题与展望 [J].
姚玉璧 ;
张强 ;
李耀辉 ;
王莺 ;
王劲松 .
资源科学, 2013, 35 (09) :1884-1897
[5]   近50年石羊河流域陆地表层干湿状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姚玉璧 ;
李耀辉 ;
李俭峰 ;
丁文魁 ;
杨金虎 ;
岳平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1) :31-39
[6]   2009/2010年西南地区秋冬春持续干旱的成因分析 [J].
王晓敏 ;
周顺武 ;
周兵 .
气象, 2012, 38 (11) :1399-1407
[7]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J].
王明田 ;
王翔 ;
黄晚华 ;
张玉芳 ;
马均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9) :85-92+295
[8]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 [J].
黄荣辉 ;
刘永 ;
王林 ;
王磊 .
大气科学, 2012, 36 (03) :443-457
[9]   黄土高原陆地表层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J].
姚玉璧 ;
王润元 ;
杨金虎 ;
岳平 ;
陆登荣 ;
肖国举 ;
王洋 ;
刘林春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2) (Z2) :1189-1195
[10]   近50年西南地区极端干旱气候变化特征 [J].
贺晋云 ;
张明军 ;
王鹏 ;
王圣杰 ;
王兴梅 .
地理学报, 2011, 66 (09) :1179-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