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协动主义”

被引:17
作者
王次宝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协动主义; 诉讼模式; 司法改革; 辩论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基于多种诱惑,"协动主义"论成为最近国内诉讼法学界关于民事诉讼模式讨论的新宠。协动主义诉讼模式论实际上是一种企图利用职权主义模式改良当事人主义模式的混合型诉讼模式论,不过是以"新瓶"装"老酒"的形式出现,并加上了"洋商标"。"协动主义"由于缺乏个性内容和可操作性,不具备成为独立诉讼模式的条件,只能沦为当事人主义模式的附庸,或者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结合的"乌托邦",而不能作为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走向中和的民事诉讼模式论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的构建 [J].
洪德琨 .
法律适用, 2009, (05) :48-51
[2]   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与和谐司法的实现——以证据收集为中心 [J].
奚玮 .
河北法学, 2008, (03) :138-142
[3]   辩论主义与协同主义的思辩——以德、日民事诉讼为中心 [J].
吴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1) :103-109
[4]   民事诉讼协同主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J].
王福华 .
现代法学, 2006, (06) :137-145
[5]   构建协同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 [J].
肖建华 .
政法论坛, 2006, (05) :29-32
[6]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新选择 [J].
张珉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 (06) :126-132
[7]   辩论主义的嬗变与协同主义的兴起 [J].
唐力 .
现代法学, 2005, (06) :80-87
[8]   试论辩论主义的新发展——协同主义 [J].
张珉 .
新疆社会科学, 2004, (06) :73-78
[9]   协同主义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探析 [J].
张珉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 (05) :43-47
[10]   试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 [J].
田平安 ;
刘春梅 .
现代法学, 2003, (01)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