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学理根据与制度基础

被引:5
作者
谢来位 [1 ]
钟裕民 [2 ]
机构
[1]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协同供给; 学理根据; 制度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根据各类公共服务的社会特性、消费特性、交易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其最适宜的组织形式和投资管理模式,为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寻找学理根据。公共服务协同供给面临保障制度碎片化、主体身份限制、"供给侧"财政投入、制度化标准化程度低、信息资源共享难、监管到位难等障碍,亟需推动公共服务组织结构网络化、建立"钱随人走"的公共财政制度、健全供给主体公平竞争制度、健全公共服务合同及合同监管制度、健全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改革的若干问题 [J].
崔运武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39-50
[2]  
准确理解和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丁元竹;.理论参考.2011, 01
[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下) [J].
毛寿龙 ;
陈建国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6) :1-17
[4]   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 [J].
姜晓萍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2) :28-32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关键 [J].
肖文涛 ;
唐国清 .
科学社会主义, 2008, (05) :105-108
[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路径和方案选择 [J].
刘尚希 .
经济研究参考, 2007, (60) :12-12
[7]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J].
安体富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88-93
[8]   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新型中央地方关系 [J].
迟福林 .
廉政瞭望, 2006, (12) :41-41
[9]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J].
楼继伟 .
中国财政, 2006, (03) :6-8
[10]   关于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探讨 [J].
贾康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3)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