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不完全契约、分工位置与制造业价值链纵向组织模式关系研究
被引:5
作者:

韩亚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王永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分工位置;
价值链;
纵向一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制造业价值链纵向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促进我国价值链分工地位不断攀升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Pol Antras的多阶段生产模型分析了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边界和内生决定问题,以及在契约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如何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价值链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的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企业规模、契约环境、技术水平和分工位置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纵向一体化和逆一体化发展变化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沿着价值链研发环节与契约合作环节不断促进价值链升级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7, (08) : 133 - 14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汤利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2] 架构性协同创新重构价值链机制研究——基于浙江铭众的纵向案例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 (07) : 154 - 16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纵向一体化、行业异质性与企业盈利能力——基于中加澳林工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J]. 会计研究, 2016, (04) : 70 - 76+9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乐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4] 中国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的决定因素——基于金融发展和不完全契约视角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3) : 68 - 82吕朝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朱丹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5] 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世界经济, 2015, 38 (09) : 107 - 129张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陈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骆时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遵义市国家税务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
- [6] 全球价值链中的最优生产组织决策模型研究[J]. 经济问题, 2015, (01) : 94 - 9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产品内分工的生产组织模式选择——基于中国产业角度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10) : 22 - 28+87赵囡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卢进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周升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 [8] 不完全契约、代理成本与国际外包水平——基于中国工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2) : 57 - 6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艳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9] 垂直专业化生产所有权选择动因探析——基于产权理论视角的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5) : 58 - 62+81+8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一体化、外包与经济演进:超边际-新兴古典一般均衡分析[J].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 114 - 128庞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分工与超边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