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江珧同工酶遗传标记

被引:14
作者
王梅芳
叶富良
余祥勇
机构
[1] 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
关键词
栉江珧; 旗江珧; 二色裂江珧; 同工酶; 遗传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346.5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江珧科的栉江珧、旗江珧及二色裂江珧三物种的 5种组织 (消化盲囊、肾组织、外套膜、后闭壳肌和鳃组织 )进行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 ,研究江珧科的 SOD、EST同工酶酶谱 ,结果表明 ,不同种间的个体其酶谱表型有稳定的差异 ,同属的种间差异小于不同属的种间差异 ,即酶谱的差异程度与形态分类学中的亲缘关系相关。可利用其酶谱表型具有种特异性作为一种蛋白分子标记 ,应用于江珧物种尤其是经济品种的鉴定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欧洲牡蛎两个种群的遗传变异 [J].
沈琪 ;
AndyRBeaumont .
热带海洋, 1999, (03) :45-50
[2]   旗江珧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J].
余祥勇 ;
王梅芳 ;
何志江 ;
叶富良 .
海洋科学, 1999, (04) :62-65
[3]   有棘和无棘两种表型栉江珧同工酶差异的比较 [J].
余祥勇 ;
王梅芳 ;
杨书婷 ;
桂建芳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9, (02) :6-8
[4]   巨蛎属牡蛎遗传多样性研究 [J].
刘必谦 ;
戴继勋 .
水产学报, 1998, (03) :2-7
[5]   鱼类同工酶和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 [J].
朱蓝菲 .
水生生物学报, 1992, (02) :183-185+197
[6]   银鲫种内的遗传标记及其在选种中的应用 [J].
朱蓝菲 ;
蒋一珪 .
水生生物学报, 1987, (02) :105-111+193
[7]   福建沿海江珧科的形态比较研究 [J].
梁羡圆 ;
林惠琼 ;
吴萍茹 ;
刘元 .
热带海洋, 1986, (01) :13-19+85
[8]  
中国动物志.[M].王祯瑞编著;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