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壤质量的保护性农业技术及其政策取向

被引:2
作者
张金鑫 [1 ]
穆兴民 [2 ]
王飞 [2 ]
Peter R Hobbs [3 ]
刘玉兰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3] Department of Crops and Soil Sciences, Bradfield Hall,Cornell University,Ithaca,N Y
关键词
保护性农业; 保护性耕作; 土壤质量;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0 [一般性理论];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与保护性耕作不同,保护性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一次全新的思想革命。本文总结分析了保护性农业的概念及其特点,结合国内外土壤质量研究的发展,阐述了保护性农业与土壤质量研究新进展,并提出我国保护性农业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1]   半干旱偏旱地区合理轮作农田水分效应的研究 [J].
周会成 ;
韩仕峰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6) :54-57
[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J].
严洁 ;
邓良基 ;
黄剑 .
中国农机化, 2005, (02) :31-34
[23]   国外少免耕法的发展研究 [J].
许剑平 ;
徐涛 ;
谢宇峰 .
农机化研究, 2005, (01) :25-27
[24]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J].
张海林 ;
高旺盛 ;
陈阜 ;
朱文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6-20
[25]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J].
王长生 ;
王遵义 ;
苏成贵 ;
李行 ;
王晶 ;
吴光华 .
农业机械学报, 2004, (01) :167-169
[26]   玉米整秸秆覆盖的集水增产作用附视频 [J].
刘跃平 ;
刘太平 ;
刘文平 ;
李新梅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04) :35-36
[27]   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土壤质量的指示研究进展 [J].
曹慧 ;
孙辉 ;
杨浩 ;
孙波 ;
赵其国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3, (01) :105-109
[28]   农业科技新概念:保护性农业 [J].
张功耀 .
未来与发展, 2002, (05) :48-49
[29]   解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 [J].
曹志洪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3) :28-32
[30]   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细菌群落区系的影响 [J].
高云超 ;
朱文珊 ;
陈文新 .
生态科学, 2000, (03) :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