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治理

被引:22
作者
顾明远 [1 ]
唐虔 [2 ]
秦亚青 [3 ]
张静 [4 ]
张小劲 [5 ]
阚阅 [6 ]
谢喆平 [7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3]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
[4]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5]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6]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7]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21.04.000117
中图分类号
G51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正>全球教育治理与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观念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一方面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另一方面又要对国际事务有一个共同的治理准则,所以提出了全球治理的观念。二战以后,在战争时期发明起来的电子、核子,战后转为民用,以电子、核子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转型升级,跨国公司发展,更是使得各国生产互依互补,加上世界物流的加速,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于是出现了如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来协调全球的经济活动,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全球抗击新冠病毒,全球治理已经不限于经济领域,全球治理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当前全球治理与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提升 [J].
孙吉胜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0, 37 (03) :1-22+165
[2]   全球治理的“东南主义”新范式 [J].
张胜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5) :4-20+155
[3]   全球治理的空白地带 [J].
汤姆佩格勒姆 ;
米歇尔阿库托 ;
谢嘉婷 ;
吴秋怡 ;
翁士洪 .
国外理论动态, 2016, (05) :94-101
[4]   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 [J].
张静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6) :41-57+243
[5]   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1) :4-21
[6]  
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M].唐虔.中信出版社.2020,
[7]  
教育法学.[M].杨颖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8]  
无声的革命.[M].梁晨; 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9]  
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M].苏长和;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  
脑中之轮.[M].(美)乔尔·斯普林格(JoelSpring)著;贾晨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