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下游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各国政策取向与流域治理

被引:29
作者
郭延军 [1 ,2 ]
任娜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湄公河下游; 水电开发; 环境保护; 利益分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作为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湄公河水电开发一方面符合流域国家的共同利益,通过水电大坝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下游国家也会长期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如何妥善处理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上下游国家之间合理分配成本与收益,将成为影响流域国家间关系的重要议题。在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问题上,国际社会和业界专家基于不同的立场,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坝规划和建设中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多地体现受影响群体在利益分享中的诉求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也为大坝建设国和相关行为体的水资源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湄公河下游国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若干不足,阻碍了流域综合治理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下游各国的利益诉求不甚统一;作为流域唯一的专门水资源管理机构,湄公河委员会的权威性不足;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域外国家的介入等。中国作为湄公河上游国家,应及时把握下游水电开发的新动向,客观分析下游各国的不同利益诉求,积极参与流域环境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4+160 +16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全球治理失灵与秩序理念的重建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4) :4-18+156
[2]   大湄公河水资源安全:多层治理及中国的政策选择 [J].
郭延军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 28 (02) :84-97
[3]   美国与东亚安全的区域治理——基于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的分析 [J].
郭延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7) :36-50+156
[4]   安全治理: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新范式 [J].
崔顺姬 ;
余潇枫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1) :84-96+156
[5]   IHA水电可持续发展指南和规范简介与探讨 [J].
杨静 ;
禹雪中 ;
夏建新 .
水利水电快报, 2009, 30 (02) :1-5+20
[6]   湄公河流量变化对洞里萨地区洪水脉动的影响 [J].
Matti Kummu ;
Juha Sarkkula ;
寒江 .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8, 37 (03) :174-181+221
[7]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障碍与出路 [J].
张锡镇 .
南洋问题研究, 2007, (03) :1-10
[8]  
东亚地区合作[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魏玲, 2011
[9]  
老挝政府"七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 .2 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http://la.mofcom.gov.cn/aarticle/zwjingji/201202/20120207958749.html . 2012
[10]  
老挝水电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2 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