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艾灸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症状及脑脊液中神经肽类物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陈浩
[1
]
王频
[1
]
杨骏
[2
]
柳刚
[2
]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2]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
来源: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灸;
生长抑素;
精氨酸加压素;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11.01.006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在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肽物质方面的作用,探讨艾灸治疗VD的部分机制。方法:87例VD患者随机分成艾灸组(43例)和西药组(44例)。艾灸组隔附子片灸百会,悬灸神庭、大椎;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素片,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智能检查量表(HDS)、智能改变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与学习记忆相关脑脊液中的活性物质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1.4%(35/43),优于西药组的63.6%(28/44)(P<0.01)。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与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P<0.01),艾灸组MMSE、ADL量表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SS、AV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艾灸组治疗后SS、AVP水平与西药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艾灸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还是在调控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肽物质方面均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素片,值得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