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夏季异常天气及其环流分析

被引:6
作者
孙建华 [1 ]
卫捷 [2 ]
赵思雄 [2 ]
陶诗言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梅雨; 东北低涡; 季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要讨论了2009年夏季的异常天气过程和环流形势演变,主要涉及南海夏季风、华南、江淮、东北降雨等情况。该年夏季未发生区域或流域性的洪涝,而干旱的面积较大。2009年南海夏季风在5月第4候爆发,爆发后季风的推进出现了异常,同时,印度季风的推进出现了异常。华南前汛期降雨时间长、降水范围广。江淮梅雨期典型梅雨形势没有建立,为空梅年,但西风槽和登陆台风带来了几次降雨过程。华北降水偏弱,东北低涡活动频繁,使东北北部地区降水偏多,出现了低温冷害。此外,7月8~24日和8月15日至9月14日两段时期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出现了大范围持续高温,加剧了南方地区干旱。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孟庆涛
    孙建华
    乔枫雪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6) : 596 - 612
  • [2] 印度夏季风与中国华北降水的遥相关分析及数值模拟
    刘芸芸
    丁一汇
    [J]. 气象学报, 2008, (05) : 789 - 799
  • [3] Tele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onset and the Meiyu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J]. LIU YunYun1,2,3 & DING YiHui2 1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2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07)
  • [4] 东北暴雨的研究
    王东海
    钟水新
    刘英
    李俊
    胡开喜
    杨帅
    张春喜
    孙力
    高枞亭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6) : 549 - 560
  • [5] 2006年夏季主要天气系统及环流特征分析
    陈红
    卫捷
    孙建华
    赵思雄
    陶诗言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1) : 8 - 19
  • [6] 2005年夏季的主要天气及其环流分析
    孙建华
    卫捷
    赵思雄
    陶诗言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2) : 138 - 154
  • [7] 2004年夏季的天气及预测试验
    孙建华
    卫捷
    张小玲
    赵思雄
    陶诗言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1) : 1 - 18
  • [8] 2003年夏季的异常天气及预测试验
    孙建华
    卫捷
    张小玲
    陈红
    赵思雄
    陶诗言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1) : 203 - 217
  • [9] 华北汛期降水与亚洲季风异常关系的研究
    赵声蓉
    宋正山
    纪立人
    [J]. 气象学报, 2002, (01) : 68 - 75
  • [10] 1998年松嫩流域东北冷涡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孙力
    安刚
    [J]. 大气科学, 2001, (03) : 342 -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