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11
作者
董铭 [1 ,2 ]
史正涛 [1 ,2 ]
李滨勇 [3 ]
明庆忠 [1 ,2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转移矩阵; 坡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404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Landsat TM遥感影像得到两期(1992年、2001年)1:10万土地利用图。基于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建立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并结合DEM,定量研究了该区域近十年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是草地和耕地,这3类面积的总和达到了整个流域面积的86.40%以上。(2)1992年-2001年期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以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土地向林地的转换为主,其余各类土地类型面积均呈减少状态。(3)不同坡度等级土地利用的变化表现为:6°以上的坡耕地不断减少,尤其15°以上,减少幅度较大;坡度6°以下,耕地仍有小幅增长。各个坡度内的林地均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在6°以上的各坡度段,增长幅度较大。在2°-6°范围内和25°以上地区,园地面积有所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在各坡度段内均呈大幅度减少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