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应用

被引:20
作者
张研 [1 ]
张颖 [2 ]
孙夕平 [2 ]
郑晓东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地震储集层预测; 油气勘探开发阶段; 技术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地震储集层预测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岩相预测、岩性预测、物性预测及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分为预探、评价、产能建设与油气生产阶段,由于地质背景、勘探程度、资料基础以及需求的不同,不同阶段采用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差异较大。在预探阶段,地震储集层预测的作用是查明地层纵向总体情况和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的关系,结合钻井资料建立已发现油气藏的宏观概念;在评价阶段,地震储集层预测的作用是预测岩相、岩性、储集层物性、含油气性,为形成开发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在产能建设与油气生产阶段,要通过地震储集层预测精细刻画储集层并描述其性质,以预测剩余油分布范围,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对各阶段应用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及其难点进行了简要综述。参18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陈家庄地区砂砾岩储集层描述中的应用 [J].
庄博 ;
刘玉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64-66
[2]   曲线重构技术在测井约束反演中的应用 [J].
张学芳 ;
董月昌 ;
慎国强 ;
李东波 ;
张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70-72
[3]   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 [J].
李阳 ;
王端平 ;
刘建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91-96
[4]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单秀琴 ;
杨威 ;
李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31-34
[5]   精细地震解释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 [J].
王西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58-61
[6]   塔河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J].
杨金龙 ;
罗静兰 ;
何发歧 ;
俞任连 ;
翟晓先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44-47
[7]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储集层特征(英文) [J].
张抗 ;
王大锐 ;
Bryan G Huff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123-126
[8]   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测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 [J].
曾忠 ;
阎世信 ;
魏修成 ;
刘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6) :63-67
[9]   砂砾岩储集层的地震反演方法 [J].
刘书会 ;
张繁昌 ;
印兴耀 ;
张广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24-125+128
[10]   基于储集层地质模式用多种地震属性参数预测砂体含油气性 [J].
张勇 ;
宋维琪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60-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