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类发展总体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7
作者
王谋 [1 ,2 ]
康文梅 [3 ]
张斌 [4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人类发展指数; SDA; 区域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类发展水平也实现了快速提升。本文采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更新后的计算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17年人类发展指数,以及我国东、中、西与东北四个区域1982—2017年的人类发展指数,并对人类发展指数变化趋势分阶段进行了分析;利用SDA方法对全国和四个区域的人类发展指数驱动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包括:①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类发展水平实现了从低发展水平阶段向高发展水平阶段的提高,从1978年的0. 410增加到2017年的0. 752,增幅为83. 4%;1978—2017年人类发展水平的增长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94年低人类发展水平阶段、1995—2009年中等人类发展水平阶段、2010年至今高人类发展水平阶段。②经过40 a历程,中国所有省份全部脱离低人类发展水平阶段,进入中、高人类发展水平,2017年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已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阶段。③在全国整体水平实现升级发展的背景下,区域间的人类发展水平差异也有缩小,从1982年不同区域最高值0. 47和最低值0. 37差距0. 10,缩小到2017年最高值0. 77和最低值0. 70差距0. 07。④从人类发展指数的分项指数来看,全国与四大区域在改革开放以来均呈现为健康指数高起点低增长,教育和收入指数低起点高增长,收入指数增幅最大的特征。⑤中国东中西和东北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各分项指数贡献率变化趋势表现为收入指数贡献率的下降,教育和健康指数贡献率的上升,随着"五位一体"发展实践和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三个分项指数推动人类发展指数增长的贡献率有望更加均衡。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分析 [J].
王圣云 ;
罗玉婷 ;
韩亚杰 ;
李晶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8) :1150-1158
[2]   全球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空间差异演化与要素分析 [J].
王圣云 ;
翟晨阳 .
经济地理, 2018, 38 (07) :34-42
[3]   中印两国人类发展指数比较研究 [J].
李钢 ;
张建英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2) :13-23+126
[5]   农村贫困测量及经济发展效率实证分析 [J].
龙冬 ;
柳平生 .
金融经济, 2018, (02) :154-155
[6]   中国地区HDI指数差异持续下降及影响因素(1982-2015) [J].
胡鞍钢 ;
石智丹 ;
唐啸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4) :47-55+2
[7]   城镇化一定能促进寿险业发展吗?——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异质性分析 [J].
石晓军 ;
闫竹 .
财经研究, 2017, 43 (06) :105-117
[8]   应用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强可持续的研究范式 [J].
张帅 ;
史清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25 (03) :99-108
[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发展 [J].
聂莹 .
经济研究参考, 2017, (15) :1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