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黑碳气溶胶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杨溯 [1 ,2 ,3 ]
张武 [1 ]
史晋森 [1 ]
石广玉 [2 ]
秦世广 [2 ,3 ]
常倬林 [1 ]
陈艳 [1 ]
王振海 [1 ]
黄建平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观测; 黑碳仪; 半干旱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黑碳气溶胶(BC)是大气气溶胶中的重要成分,在可见光和红外光都具有强烈吸收作用,对局地和全球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环境观测站(SACOL)历时近一年的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我国半干旱地区的BC浓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全年平均BC浓度为1797.3ng·m-3,低于我国城市地区;测站BC浓度日变化趋势呈双峰特征,日最高浓度多出现在第一个波峰,第二个波峰的浓度值较小且峰型不如前者明显;降水可以有效地清除大气中16%~40%的BC。
引用
收藏
页码:756 / 7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冬季黑碳气溶胶特性 [J].
杨溯 ;
张武 ;
韩晶晶 ;
李丽 ;
史晋森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66-70
[2]   四川温江黑碳气溶胶浓度观测研究 [J].
秦世广 ;
汤洁 ;
石广玉 ;
温玉璞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8) :1370-1376
[3]   黑碳气溶胶研究进展Ⅰ:排放、清除和浓度 [J].
许黎 ;
王亚强 ;
陈振林 ;
罗勇 ;
任万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4) :352-360
[4]  
Black Carbon Particles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in Beijing[J]. 王庚辰,白建辉,孔琴心,Alexander EMILENKO.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5(05)
[5]   2003年秋季西安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J].
李杨 ;
曹军骥 ;
张小曳 ;
车慧正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2) :229-237
[6]   环境中的黑碳及其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J].
韩永明 ;
曹军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1) :125-132
[7]   北京地区不同尺度气溶胶中黑碳含量的观测研究 [J].
娄淑娟 ;
毛节泰 ;
王美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17-22
[8]   黑碳气溶胶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J].
秦世广 ;
汤洁 ;
温玉璞 .
气象, 2001, (11) :3-7
[9]   中国西部大气清洁地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研究 [J].
汤洁 ;
温玉璞 ;
周凌晞 ;
祁栋林 ;
郑明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9, (02) :33-43
[10]   临安大气污染本底站气溶胶特征分析 [J].
杨东贞,于晓岚,李兴生,王超 .
大气科学 , 199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