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对苜蓿人工草地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刘长仲
周淑荣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2]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兰州
[3] 兰州
关键词
苜蓿; 昆虫群落; 多样性; 刈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6 [农业昆虫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运用物种丰富度 (S)、个体数量 (N)、申农指数 (Shannon’ s index,H′)、均匀度指数 (E)作为多样性分析的综合指标 ,分析了不同刈割次数苜蓿人工草地昆虫的群落结构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 ,刈割对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主要是部分稀有害虫种类 ,对优势种和常见种的影响较小。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 ,害虫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刈割对天敌的种类及数量影响较小 ,其影响主要发生在刈割初期。苜蓿人工草地昆虫各类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标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呈明显的差异和规律性 ,且受刈割次数的影响较大。当 6月上旬苜蓿进入现蕾末期和开花初期时 ,正值害虫始盛期 ,蚜虫、蓟马、盲蝽等优势类群的虫口数量很大 ,总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很低 ,此时刈割 ,可以有效地降低优势害虫类群的虫口数量 ,提高各类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 ,使第 2茬苜蓿的害虫数量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苜蓿种子生产田 ,当 6月上旬害虫进入始盛期后 ,数量开始急速增长 ,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542 / 5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Economic in jury levels of the Egyptian alfalfa weevil or the alfalfaweevil. Koehler C S,Rosenthal S 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1975
[12]   危害苜蓿的蓟马生活史及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J].
吴永敷 ;
李秀娴 ;
赵秀华 .
中国草地, 1990, (04) :38-41
[13]   蓟马是我国苜蓿生产的主要害虫 [J].
吴永敷 ;
赵秀华 ;
特木尔布和 .
中国草地, 1990, (03) :65-66+64
[14]   栽培牧草地蜘蛛种群动态的研究 [J].
冯光翰 ;
李吉昌 .
植物保护学报, 1989, (03) :175-179
[15]   豆科牧草传粉昆虫——野蜜蜂的研究 [J].
鲁挺 ;
罗文光 ;
马占海 ;
窦勇 ;
吴志洁 .
中国草原, 1988, (02) :20-25
[16]   混播牧草昆虫群落的研究 [J].
鲁挺 ;
刘岩 ;
龙瑞军 ;
周先加 ;
沈振西 .
甘肃农大学报, 1988, (01) :95-100
[17]   群落多样性测定及其应用的探讨 [J].
金翠霞 ;
吴亚 .
昆虫学报, 1981, (01)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