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特征

被引:39
作者
王晓龙
徐立刚
姚鑫
白丽
张奇
机构
[1]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植物群落; 土壤微生物量; 植被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系统调查了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地表植被生物量及土壤养分性状。结果表明:0—10cm土层微生物量碳以水蓼群落明显最高(925.36mgkg-1),其次为灰化薹草群落(607.43mgkg-1)、蒌蒿群落(577.03mgkg-1)、白茅群落(556.42mgkg-1)及阿及薹草群落(497.08mmgkg-1);香蒲群落与芦苇(荻)群落表层微生物量碳相近,分别为393.40mgkg-1与376.41mgkg-1;芦苇群落则显示了最低的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174.90mgkg-1)。与微生物量碳相似,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以水蓼群落最高,依次为白茅群落﹥灰化薹草群落﹥蒌蒿群落﹥阿及薹草群落﹥香蒲群落﹥芦苇(荻)群落﹥芦苇群落。表层土层微生物量磷在17.730—30.948mgkg-1之间,各群落间差异较小,以白茅群落最高,芦苇群落最低。微生物量碳与含水量、有机碳、全氮、有效氮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显著正相关;微生物量氮与微生物量碳相似,与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及有效氮显示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碳、氮、磷与地表植被生物量之间均显示了互增长关系,其中以微生物量氮关系最为密切(R2=0.377,P=0.027),依次为微生物量磷(R2=0.318,P=0.036)与微生物量碳(R2=0.245,P=0.042),三者与地表植被生物量均达到了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微生物碳与Shannon-Winner指数之间关系密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277,P=0.039);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微生物量磷与Shannon-Winner指数之间显示负相关关系,但关系均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5033 / 50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祁连山3种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生物量碳氮含量 [J].
吴建国 ;
艾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2) :465-476
[2]   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J].
宇万太 ;
赵鑫 ;
姜子绍 ;
李欣宇 ;
马强 ;
周桦 .
生态学杂志, 2007, (10) :1574-1578
[3]   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及其与土壤物理因子相关性特征 [J].
杨成德 ;
龙瑞军 ;
陈秀蓉 ;
满元荣 ;
徐长林 ;
惠婧婧 .
草业学报, 2007, (04) :62-68
[4]   侵蚀环境生态恢复过程中人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土壤微生物量演变特征 [J].
薛萐 ;
刘国彬 ;
戴全厚 ;
卫伟 ;
侯喜禄 .
生态学报, 2007, (03) :909-917
[5]   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碳研究 [J].
赵先丽 ;
周广胜 ;
周莉 ;
吕国红 ;
贾庆宇 ;
谢艳兵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1) :127-131
[6]   松嫩草甸寸草苔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初步研究 [J].
张乃莉 ;
郭继勋 .
草业学报, 2006, (05) :19-24
[7]   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J].
彭佩钦 ;
张文菊 ;
童成立 ;
仇少君 ;
张文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872-1878
[8]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及其利用保护对策 [J].
朱琳 ;
赵英伟 ;
刘黎明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2) :196-200
[9]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微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其指示意义 [J].
刘满强 ;
胡锋 ;
何园球 ;
李辉信 .
土壤学报, 2003, (06) :937-944
[10]   鄱阳湖平原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J].
彭映辉 ;
简永兴 ;
李仁东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4)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