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被引:120
作者
彭佩钦
张文菊
童成立
仇少君
张文超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3] 长沙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武汉
[5] 长沙
[6]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湿地;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 容重; 粘粒; 土壤剖面;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56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洞庭湖3类典型湿地的8个土壤剖面为代表,研究了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为19.63~50.20g·kg-1,微生物量碳为424.63~1597.36mg·kg-1,微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为3.17%~4.82%;土壤表层全氮1.85~4.45g·kg-1,微生物量氮57.90~259.47mg·kg-1,微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3.13%~6.42%;土壤表层微生物量磷含量顺序为:湖草洲滩地(200.99mg·kg-1)>垦殖水田(163.27mg·kg-1)>芦苇洲滩地(24.16mg·kg-1),微生物量磷占全磷的比例为1.09%~11.20%;土壤表层容重0.65~1.04g·cm-3;土壤表层粘粒(<0.001mm)26.24%~39.48%.土壤表层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的含量,湖草洲滩地>垦殖水田>芦苇洲滩地.土壤表层微生物量碳,垦殖水田和湖草洲滩地接近,而大于芦苇湿地;土壤表层容重,芦苇洲滩地>垦殖水田>湖草洲滩地;土壤表层<0.01mm、<0.001mm粘粒,湖草洲滩地、芦苇洲滩地>垦殖水田.湿地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容重以及微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微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微生物量磷占全磷的比例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至一定深度稳定,而土壤全磷在剖面上下的差异很小.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氮、磷之间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湿地土壤<0.001mm粘粒与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呈极显著对数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872 / 18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洞庭湖区的湖垸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彭佩钦 ;
赵青春 ;
蔡长安 .
生态环境, 2004, (01) :139-141
[2]   三江平原泥炭中营养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J].
于君宝 ;
王金达 ;
刘景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65-268
[3]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一些理论问题 [J].
彭少麟 ;
任海 ;
张倩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2026-2030
[4]   霍林河流域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 [J].
白军红 ;
邓伟 ;
朱颜明 ;
栾兆擎 ;
张玉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94-1498
[5]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J].
刘景双 ;
杨继松 ;
于君宝 ;
王金达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5-8
[6]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P、K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研究 [J].
杨永兴 ;
王世岩 ;
何太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522-526
[7]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与防灾减灾对策 [J].
向万胜 ;
李卫红 .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48-51
[8]   三江平原小叶樟、毛果苔草枯落物中氮素变化分析 [J].
刘景双 ;
孙雪利 ;
于君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898-902
[9]   气候变化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英文) [J].
肖辉林 .
土壤与环境, 1999, (04) :300-304
[10]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 [J].
黄进良 .
地理研究, 1999, (03) :29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