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152
作者
刘景双
杨继松
于君宝
王金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沼泽湿地;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三江平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3.002
中图分类号
S158.5 [土壤肥力控制与调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河流域天然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并以湿地开垦后的农田为对照,研究了沼泽湿地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pH值、N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随土壤深度、植物群落类型和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开垦使天然沼泽湿地0~45cm土壤有机碳损失90%以上;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r=-0.651**,P<0.01),与全氮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土高原淤地坝对陆地碳贮存的贡献 [J].
李勇 ;
白玲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4+19
[2]   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中国沙漠, 2002, (03) :19-27
[3]   湿地科学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 [J].
吕宪国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 (03) :170-172
[4]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和有机碳流失特征研究 [J].
袁东海 ;
王兆骞 ;
郭新波 ;
陈欣 ;
张如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2) :24-28
[5]   典型黑土pH值变化对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研究 [J].
于君宝 ;
王金达 ;
刘景双 ;
齐晓宁 ;
王洋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93-95
[6]   蒙古高原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 [J].
李香真 ;
曲秋皓 .
土壤学报, 2002, (01) :91-98
[7]   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及转化的控制因素 [J].
李忠 ;
孙波 ;
林心雄 .
地理科学, 2001, (04) :301-307
[8]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李贵才 ;
韩兴国 ;
黄建辉 ;
唐建维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87-1195
[9]   开垦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J].
梁文举 ;
闻大中 ;
李维光 ;
关志欧 ;
刘怫翔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0, (04) :241-244
[10]   外加氮源对杉木叶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J].
廖利平 ;
高洪 ;
汪思龙 ;
马越强 ;
黄志群 ;
于小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1)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