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2010年长江三角洲临安本底站PM理化特征
被引:1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向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马千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来源:
关键词:
区域本底站;
PM2.5;
水溶性离子;
有机碳;
元素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0年在代表长三角区域背景地区的浙江省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了对大气细粒子PM2.4为期1年的地面观测,并对细粒子中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的季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临安2010年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平均为(58.2±50.8)μg·m-3,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利用HYSPLIT4模式计算了2010年临安72 h后向轨迹,根据轨迹计算与聚类结果,结合地面观测的PM2.5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临安地区因受到长江三角洲区域及偏北气流引起的污染传输影响,呈现出高细粒子水平特征。PM2.5中总水溶性离子年平均质量浓度为(28.5±17.7)μg·m-3,占PM2.5质量浓度的47%。其中,气溶胶组分SO4~2,NO3和NH4所占比例最大,共占总水溶性离子的69%。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1±6.7)μg·m-3和(2.4±1.8)μg·m-3。有机碳和元素碳质量浓度显著相关,表明有机碳和元素碳主要来自相同的排放源。
引用
收藏
页码:424 / 4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北京乡村地区分粒径气溶胶OC及EC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03) : 285 - 293颜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郇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养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周怀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甸子大气本底监测站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2] 南京大气PM2.5中碳组分观测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8) : 1015 - 1020陈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魏玉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上甸子秋冬季雾霾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J].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3) : 257 - 265颜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桂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秀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京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汤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振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怀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4] 输送对区域本底站痕量气体浓度的影响[J].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6) : 656 - 66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林伟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 [5] 西安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J]. 环境化学, 2009, (02) : 261 - 26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沈振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曹军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旭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萍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临安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季节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5) : 635 - 644张养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东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王淑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俞向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马千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 [7] 太原冬季PM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4) : 524 - 531孟昭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张怀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蒋晓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颜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王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养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王淑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 [8] WMO区域本底站气溶胶特征分析[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733 - 741杨东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养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徐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王淑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变化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5) : 211 - 216徐晓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孟昭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王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 [10]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春季污染的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1) : 56 - 60王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王格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连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