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登记立案制度之构建与完善——兼议登记立案制度之功能
被引:4
作者
:
王二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王二环
机构
: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来源
:
政法论坛
|
2019年
/ 37卷
/ 02期
关键词
:
审查内容;
利益要素;
制度结构;
制度功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法院立案似乎"宿命"般地承载了社会不同层面的期待。登记立案制度虽然明确了形式审查,但依然存在审查内容的争议与审查方法的不足。外加裁判权公信力不足、案件流量激增、当事人滥诉等诸多因素,也引发了对登记立案制度功能的探讨。诉权与裁判权的链接仍有欠"火候"。诉权的抽象性,限制了其解释力。而立案范围的确定离不开裁判权在宪政框架下的职责承担。纠纷所涉利益是诉权主张的基础,将诉权与裁判权二者"口径"统一起来,并回应了诉讼制度利益目的论。纠纷所涉利益是纠纷形成的"元点",当事人的行为均是围绕此点的"互动"。该要素的提炼便于纠纷的识别,界定裁判范围。补足纠纷所涉利益要素的识别,有利于明确诉权的具体权利形态,完善以诉权与裁判权为关系组合的结构,增强制度解决纠纷以及吸纳异议的能力,证明立案审查运营的正当性。总之,登记立案制度可以"立体"、"丰满"并"动"起来,通过制度结构的完善,利用制度内生的"能量",挖掘制度"潜能",不断提高制度运行的综合效果,以回应社会的期待。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民事诉讼原理.[M].杨荣馨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
[12]
对抗与判定.[M].王亚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3]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日)中村英郎著;陈刚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
[14]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5]
法学与经济学的探索.[M].顾培东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
←
1
2
→
共 15 条
[11]
民事诉讼原理.[M].杨荣馨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
[12]
对抗与判定.[M].王亚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3]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日)中村英郎著;陈刚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
[14]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5]
法学与经济学的探索.[M].顾培东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