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37
作者
杨莉 [1 ,2 ,3 ]
杨德刚 [1 ]
张豫芳 [1 ,3 ]
王国刚 [1 ,3 ]
唐宏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棉花种植面积; 时空变化; 灰色关联分析; 驱动力;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2 [经济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棉花种植业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时序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并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棉花种植面积和其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联度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揭示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自1949年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三大棉区即南疆棉区,北疆棉区,东疆棉区变化特点各异,其中南疆棉区起主导作用。按绿洲划分,以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和西北沿边绿洲棉区变化明显。②棉花种植面积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度都较强,其中,棉花种植面积与棉花单产的关联度最强;进一步建立作用关系模型,得出其弹性为0.883。③运用以上关联分析结果,将南疆棉区划分为最宜棉区、适宜棉区、不宜棉区3种区域,其中适宜棉区占50%以上,表明目前南疆棉花种植业发展基本合理,但处于不宜棉区的部分县市应该减少棉花种植或退棉,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76 / 4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1) :125-131
[2]   石河子棉区棉株倒伏的气象因子分析 [J].
邹陈 ;
李新建 ;
杨举芳 ;
刘辉 .
中国沙漠, 2008, (05) :891-895
[3]   中国大豆播种面积波动:趋势、成因及政策建议 [J].
李孝忠 ;
乔娟 .
技术经济, 2008, (08) :61-66
[4]   影响新疆兵团棉花生产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J].
王太祥 ;
李万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2) :4807-4809
[5]   浙江省近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及其主导因素分析 [J].
陈瑜琦 ;
李秀彬 ;
朱会义 .
资源科学, 2008, (04) :609-614
[6]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J].
邓振镛 ;
王鹤龄 ;
王润元 ;
张宇飞 ;
刘德祥 ;
徐金芳 ;
张谋草 .
中国沙漠, 2008, (02) :381-387
[7]   2005~2035年全球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景模拟研究 [J].
吴文斌 ;
杨鹏 ;
周清波 ;
邹金秋 ;
谈国新 ;
柴崎亮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0) :93-97
[8]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分析 [J].
钟甫宁 ;
刘顺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9) :39-44
[9]   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J].
岳书平 ;
张树文 ;
闫业超 .
地理学报, 2007, (08) :879-886
[10]   基于Logit模型的世界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模拟 [J].
吴文斌 ;
杨鹏 ;
谈国新 ;
邹金秋 ;
柴崎亮介 ;
唐华俊 .
地理学报, 2007, (06) :58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