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t模型的世界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模拟

被引:19
作者
吴文斌 [1 ]
杨鹏 [1 ]
谈国新 [2 ]
邹金秋 [1 ]
柴崎亮介 [3 ]
唐华俊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工程中心 
[3] 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作物播种面积; 动态变化; 模拟; Logit模型; 作物选择; 世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1 [农业数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作物播种面积动态变化因其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人—地关系”中人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元Logit模型初步建立了全球尺度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模拟系统,分析研究了未来30年内世界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模型建立思路是: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是农户作物选择行为的直接结果,而选择何种作物进行播种是由作物效用决定的。因此,利用离散选择理论,选择影响作物效用大小的主要解释变量建立效用函数,动态模拟农户作物选择行为,并得到这种选择行为所带来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模型建立后,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1-2003年统计数据和2001年MODIS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产品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运行可靠,和实际状况吻合较好,可以应用于未来情景模拟分析。其后,以5年为步长,模型对世界四大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和大豆)在2005-2035年间的播种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从全球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差异、四大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和不同区域内四大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是不相同的。虽然目前模型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解现在和未来农业土地利用的复杂动态变化提供帮助,模拟结果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89 / 5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刘成武
    李秀彬
    [J]. 地理学报, 2006, (02) : 139 - 145
  • [2] EOS-MODIS卫星数据的农业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周清波
    刘佳
    王利民
    邓辉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 (02) : 202 - 205
  • [3] 土地利用动态模拟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段增强
    P.H.Verburg
    张凤荣
    宇振荣
    [J]. 地理学报, 2004, (06) : 1037 - 1047
  • [4] 利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
    郑思齐
    符育明
    刘洪玉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5) : 86 - 93
  • [5] 中国北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何春阳
    史培军
    李景刚
    潘耀忠
    陈晋
    [J]. 地理学报, 2004, (04) : 599 - 607
  • [6]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李景刚
    何春阳
    史培军
    陈晋
    辜智慧
    徐伟
    [J]. 地理学报, 2004, (02) : 274 - 282
  • [7] 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
    张国平
    刘纪远
    张增祥
    [J]. 地理学报, 2003, (03) : 323 - 332
  • [8] 效用最大化、logit变换和城市地理学的数量分析模型
    陈彦光
    刘继生
    房艳刚
    [J]. 地理科学, 2002, (05) : 581 - 586
  • [9] 全国农情监测与估产的运行化遥感方法
    吴炳方
    [J]. 地理学报, 2000, (01) : 25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