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立法的行为心理基点

被引:3
作者
王霞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慈善立法; 行为心理; 慈善投资; 慈善消费; 本息模式; 德义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B84-05 [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40201 ;
摘要
任何立法工作都应当细致考察其所规制行为的现实心理状态,立法上对行为心理基点的选择与预设也将对现实中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我国慈善立法面对的现实中存在着的两类心理倾向分别是:"资本的逻辑"下的慈善"投资"倾向和"需求的逻辑"下的慈善"消费"倾向,在现实立法中也对应性地生成了"本息模式"和"德义模式"两种行为规制模式。两种模式机理不同、不一而足,在实际立法中需要混合适用。以"本息模式"主导的混合策略会产生"资本逻辑"对"需求逻辑"的侵蚀,忽视并损害慈善行为的"利他"动机,因此,对"德义模式"为主导的探索成为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金会法律制度转型论纲——从行政管控到法人治理 [J].
李晓倩 ;
蔡立东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3) :131-140
[2]   利他主义救助的法律干预 [J].
桑本谦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0) :123-140+207
[3]   法律治理中的激励模式 [J].
丰霏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18 (02) :151-160
[4]   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实证研究 [J].
徐莉萍 ;
辛宇 ;
祝继高 .
管理世界, 2011, (03) :135-143+188
[5]   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市场反应——基于汶川地震捐赠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宋林 ;
王建玲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6) :82-88+125
[6]   论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分析模式 [J].
丰霏 .
北方法学, 2010, 4 (04) :108-116
[7]   论见义勇为的奖金激励条款 [J].
丰霏 ;
王霞 .
当代法学, 2010, 24 (03) :23-32
[8]   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理论解说 [J].
丰霏 ;
王天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 16 (01) :139-149
[9]   社会生态的又一次“退耕还林”——关于“慈善”的法治思考 [J].
朱卫国 .
中国人大, 2008, (22) :43-45
[10]   公司捐款与经济动机——汶川地震后中国上市公司捐款的实证研究 [J].
山立威 ;
甘犁 ;
郑涛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