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量过程研究——以江西省千烟洲人工林为例

被引:12
作者
李士美 [1 ,2 ]
谢高地 [1 ]
张彩霞 [1 ,2 ]
盖力强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流量; 生态系统服务; 森林; 经济价值; 千烟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但迄今为止对生态系统服务流量过程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薄弱环节。本文以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为例,以2005年-2007年3年的定位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流量过程。研究表明,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的年均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的范围分别为(497.48±33.66)元(/hm2·a)、(2189.21±247.18)元/(hm2·a)、(1432.40±454.32)元(/hm2·a)和(224.55±8.82)元/(hm2·a)。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流量均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和水源涵养服务表现为连续性实现,而土壤保持服务为离散型实现。年内某些日,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负的气体调节和水源涵养流量。就各月平均流量而言,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最大流量发生在6月份,分别为274.74元(/hm2·month)和47.89元(/hm2·month),生物量生产的最大流量出现在8月,为65.19元(/hm2·month),最大的气体调节服务流量出现在7月,为303.67元(/hm2·month)。对于生物量生产、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夏季产生的相应服务价值分别占38.11%、37.15%,25.67%和42.53%。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与强度的认知,同时能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保育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31 / 8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及其计量方法 [J].
张彪 ;
李文华 ;
谢高地 ;
肖玉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3) :529-534
[2]   上海市郊稻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J].
肖玉 ;
谢高地 .
资源科学, 2009, 31 (01) :38-47
[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纸坊沟流域为例 [J].
张彩霞 ;
谢高地 ;
杨勤科 ;
李士美 .
资源科学, 2008, (12) :1910-1915
[4]   基于BIOME-BGC模型的红壤丘陵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GPP和NPP [J].
曾慧卿 ;
刘琪璟 ;
冯宗炜 ;
王效科 ;
马泽清 .
生态学报, 2008, (11) :5314-5321
[5]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遥感估算研究 [J].
姜立鹏 ;
覃志豪 ;
谢雯 ;
王瑞杰 ;
徐斌 ;
卢琦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2) :161-170
[6]   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研究 [J].
江忠善 ;
郑粉莉 ;
武敏 .
泥沙研究, 2005, (04) :1-6
[7]   中国陆地植被生态系统生产有机物质价值遥感估算 [J].
王艳艳 ;
杨明川 ;
潘耀忠 ;
朱文泉 ;
龙中华 ;
刘旭拢 ;
顾晓鹤 .
生态环境, 2005, (04) :455-459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靳芳 ;
鲁绍伟 ;
余新晓 ;
饶良懿 ;
牛建植 ;
谢媛媛 ;
张振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8) :1531-1536
[9]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 [J].
何浩 ;
潘耀忠 ;
朱文泉 ;
刘旭拢 ;
张晴 ;
朱秀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6) :1122-1127
[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赵同谦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8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