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ALCO模型对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CO2通量季节变异的模拟

被引:19
作者
米娜
于贵瑞
王盘兴
温学发
孙晓敏
张雷明
宋霞
王树森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加拿大遥感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人工针叶林; 碳通量; EALCO模型; 生态系统过程; 季节性干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EALCO模型是一个基于生理生态学过程,模拟生态系统下垫面与大气之间水、热和碳通量交换的综合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在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对其生态系统过程进行了模拟,以深入探讨季节性干旱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对EALCO模型进行了参数化与初始化并对模型的光合作用时段和落叶机制进行了改进,以更好地模拟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千烟洲通量观测站自2002年底开始应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进行通量观测,该站点2003年经历了一次较严重的季节性干旱(由高温与少雨综合作用造成),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65%,而2004年的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较为接近,利用该站点2003和2004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使用其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检验。从模拟结果的总体趋势来看,模型能较好地从半小时、日及年尺度上反映两年内土壤-植被-大气之间的碳交换状况。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在一年中呈现单峰型变化,遇高温及干旱胁迫GPP值下降。由于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2003年GPP值比2004年偏低12.9%。模拟结果显示,2003年GPP值比2004年偏低11.2%。观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均显示,水分胁迫期间净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production,NEP)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日变化均呈现一种"偏态",即一天中生态系统碳交换量最大值出现在上午某一时刻,之后逐渐降低。模拟结果显示,水分匮缺对光合能力的影响比对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的影响更为强烈,因而导致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水分匮缺期间,晴天正午之前,深层土壤(>20cm)水分的匮缺抑制了光合作用能力,正午之后,高温与深层土壤水分匮缺共同削弱光合作用能力,影响各占一半。
引用
收藏
页码:1119 / 113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千烟洲针叶林的比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J].
李轩然 ;
刘琪璟 ;
蔡哲 ;
马泽清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93-101
[2]   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 [J].
黄道友 ;
王克林 ;
黄敏 ;
陈洪松 ;
吴金水 ;
张广平 ;
彭廷柏 .
生态学报, 2004, (11) :2516-2523
[3]   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冬春时段碳、水、热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J].
宋霞 ;
刘允芬 ;
徐小锋 ;
于贵瑞 ;
温学发 .
资源科学, 2004, (03) :96-104
[4]   中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排放规律初探 [J].
周志田 ;
成升魁 ;
刘允芬 ;
李家永 .
资源科学, 2002, (02) :83-87
[5]   千烟洲试验区马尾松人工林凋落叶及其营养元素的数量动态 [J].
陈永瑞 .
江西科学, 2000, (01) :19-23
[6]  
Intercomparison of techniques to model high temperature effects on CO 2 and energy exchange in temperate and boreal coniferous forests[J] . R.F. Grant,A. Arain,V. Arora,A. Barr,T.A. Black,J. Chen,S. Wang,F. Yuan,Y. Zhang.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5 (2)
[7]  
Effects of harvesting regimes on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of boreal forests in central Canada: a process model simulation[J] . Changhui Peng,Hong Jiang,Michael J. Apps,Yanli Zhang.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2 (2)
[8]  
A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carbon cycle in land ecosystems (Sim-CYCLE): a description based on dry-matter production theory and plot-scale validation[J] . Akihiko Ito,Takehisa Oikawa.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2 (2)
[9]   Modelling carbon dynamics of boreal forest ecosystems using the Canadian Land Surface Scheme [J].
Wang, SS ;
Grant, RF ;
Verseghy, DL ;
Black, TA .
CLIMATIC CHANGE, 2002, 55 (04) :451-477
[10]  
Modelling plant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of a boreal aspen forest in CLASS — the Canadian Land Surface Scheme[J] . S Wang,R.F Grant,D.L Verseghy,T.A Black.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