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

被引:55
作者
黄道友
王克林
黄敏
陈洪松
吴金水
张广平
彭廷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湖南农科院情报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长沙
[5] 武汉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水资源管理; “富水土层”; 红壤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以湖南省桃源县 (总土地面积 4 4 5 8.4 km2 )为代表 ,采集该县 196 0~ 2 0 0 1年的气象资料 ,结合有关科研成果 ,深入研究我国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合理调蓄利用水资源的依据 ,提出了抗御该区季节性干旱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对策。研究结果表明 ,7月~翌年 2月份是该区季节性干旱的易发期 ,年发生概率在 85 %以上 ,中等和中等以上干旱的年发生概率在 5 0 %左右 ,7~ 8月份和 11~ 12月份为年内的两个高发期 ,且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均是 2 0世纪 90年代 >80年代 >70年代 >6 0年代 ,但只要高标准、规范化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恢复植被覆盖 ,完善现有水利设施 ,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生物水库”和现有工程水库的蓄水抗旱潜力 ,以集水区或小流域为基本地理单元再适当兴建小型水利工程 ,确保占土地总面积 10 %左右的塘堰等蓄水面积 ,将 70 %~ 80 %的自然降水通过陆面拦截 (含蒸散 )方式截留并蓄存下来 ,使排出集水区或小流域的水量控制在年降水量的 10 %~ 2 0 % ,并积极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 ,红壤丘陵区的季节性干旱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2516 / 25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红壤丘陵区地表水资源动态与合理调蓄利用研究 [J].
黄道友 ;
陈桂秋 ;
王克林 ;
黄敏 ;
彭廷柏 .
水科学进展, 2004, (03) :370-375
[2]   红壤丘陵集水区集约经营的水土资源动态与土地持续生产力研究 [J].
黄道友 ;
王克林 ;
陈桂秋 ;
黄敏 ;
彭廷柏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1) :92-98
[3]   应用Z指数方法判断南方季节性干旱的结果分析 [J].
黄道友 ;
彭廷柏 ;
王克林 ;
陈桂秋 .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04) :13-16
[4]   红壤坡耕地综合治理与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J].
黄道友 ;
陈桂秋 ;
王克林 ;
盛良学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89-92
[5]   丘岗坡地水土资源保护与协调发展技术研究 [J].
黄道友 ;
彭廷柏 ;
王克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03) :102-105
[6]   建立水土协调机制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J].
彭廷柏 ;
黄道友 ;
陈惠萍 ;
陈焱国 .
生态农业研究, 1999, (01) :38-41
[7]  
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著, 2001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规律[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刘世荣等著, 1996
[9]  
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农业生态类型成因与发展机制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彭廷柏 主编, 1994
[10]  
湖南省农业区划[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