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脱氮工艺中N2O产生及释放研究进展

被引:9
作者
王赛
王淑莹
巩有奎
彭永臻
张静蓉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关键词
N2O; 产生机理;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D O I
10.16796/j.cnki.1000-3770.2010.03.002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微生物作用是大气中N2O的主要产生源。大量污水脱氮工艺的研究及应用表明,生物脱氮过程中N2O主要产生于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代谢过程。近年来,许多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已逐步应用到实际污水处理中。本文阐述了硝化、反硝化阶段N2O的产生机理,并分析了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及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等新型工艺中N2O的产生量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在追求高脱氮效率的同时,优化系统运行条件及种群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N2O的产量及危害,为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实际运行过程中降低N2O的产量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28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展
    蒋胜韬
    王三秀
    万金保
    [J]. 江西科学, 2008, 26 (06) : 905 - 909+945
  • [2]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O的产生和减量化控制
    尚会来
    彭永臻
    王淑莹
    张静蓉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16) : 104 - 108
  • [3] DO浓度对生活污水硝化过程中NO产生量的影响
    刘秀红
    彭轶
    马涛
    刘春慧
    彭永臻
    [J]. 环境科学, 2008, (03) : 660 - 664
  • [4] 硝化类型对污水脱氮过程中NO产生量的影响
    刘秀红
    彭永臻
    马涛
    尚会来
    吴昌永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5) : 633 - 637
  • [5] 不同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N2O释放量及影响因素
    刘秀红
    杨庆
    吴昌永
    彭永臻
    周利
    尚会来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2) : 1940 - 1947
  • [6] 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
    阮文权
    陈坚
    [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4, (04) : 37 - 40+64
  • [7] N2O的环境效应及其防逸技术的发展趋势[J]. 石明岩,吕锡武,稻森悠平.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05)
  • [8] N2O的环境效应及其防逸技术的发展趋势[J]. 石明岩,吕锡武,稻森悠平.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 (05)
  • [9]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高效生物脱氮途径
    赵宗升
    刘鸿亮
    李炳伟
    袁光钰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05) : 24 - 28
  • [10]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及处理过程中N2O的控制研究
    吕锡武
    稻森悠平
    水落元之
    [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 95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