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符文彬 [1 ]
马瑞 [1 ]
刘健华 [1 ]
孙健 [1 ]
罗家星 [2 ]
白艳甫 [3 ]
樊凌 [2 ]
粟胜勇 [2 ]
陈海滨 [2 ]
苏临荣 [2 ]
机构
[1]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3]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抑郁症/针灸疗法; 海马/病理学; 海马/超微结构;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11.05.012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盐酸氟西汀,剂量为1.8 mg.kg-1.d-1),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复制抑郁症模型;针刺组大鼠造模后针刺合谷穴和太冲穴,并加电针,每日1次,每次15 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持续21 d;西药组大鼠造模后给予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持续21 d。应激后22 d以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神经元损害严重;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相对较轻,神经元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针刺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所造成的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95 / 498+563 +563-5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实验针灸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忠仁主编, 2003
[12]  
When cells become depressed: focus on neural stem cells in novel treatment strategies against depression[J] . J. Benninghoff,A. Schmitt,R. M?ssner,K.-P. Lesch.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 2002 (5-6)